番禺人陈显良

家乡区县: 广州市番禺区

      陈显良,石楼镇石二村人,少家贫,在广州河南当花梨酸枝家具工人。鸦片战争后,失业回乡,寄寓石楼翠屏公祠内,捞捕鱼虾度日。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广东的天地会受到鼓舞,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咸丰四年五月初四(1854年5月30日),陈以看龙船为名,邀集各地贫苦农民,在新造烟管岗祭旗起义,一举攻下钉桥头炮台,进入新造。陈率精锐千人渡江,初驻龙眼洞的三宝墟,继而进屯燕塘,部队扩充至万余人。六月廿六日(7月20日),红巾军陈开、李文茂、陈显良从东、西、北三面围攻广州。闰七月初六(8月29日),陈显良率2万余人从燕塘出发,进占东山竹丝岗,直扑大东门,战斗相持了八九天。十五日(9月7日)。卫佐邦偷袭燕塘,切断红巾军补给线,陈显良率部分队伍撤回新造。于十一月初十(12月29日),突袭东圃圩,杀死清军外委朱耀震,生俘守备曾鹏高、欧松茂等一批官兵。同月十九日(1855年1月7日),在四沙河面把清军香山协右营守备曾淇、外委钟光率领配有火炮的船队,一举全歼。
十二月初三日(1855年1月20日),林氵光隆从陆路攻入广州河南小港桥(今南园酒家附近),遭清军伏击,被火枪击中牺牲。陈显良率主力于翌日赶到,全力拼杀,于初五日退守新村上涌,继续苦战,十一日(1月28日),清候选同知林福盛率队从赤岗塔攻入,翌日候补道员沈隶辉率大队渡河参加“围剿”。红巾军四面受敌,于十四日全师撤回新造。陈认识到战斗的失败,与帝国主义者插手干预和幕后操纵有很大关系,乃于咸丰四年十二月廿四日(1855年2月10日),以统领水陆兵马众大元师名义,向英、美、法三国驻华领事发出照会,申明了红巾军的严正立场,揭露了帝国主义者助纣为虐的面目。
       咸丰五年正月十八日(1855年3月6日),两广总督叶名琛派沈隶辉率领水师,纠合沙、茭二司团练,攻入陈头、猛涌,企图截断新造侧翼;派把总苏海率沙茭团练在市头登陆,进驻南村,阻塞新造后路;责令番禺知县李福泰“克日收复失地”,派兵从正面进攻新造。陈显良为保存实力,再图后举,乃于二十日由水路突围,翌日抵达沙湾南排头,略事休整。复于二月初三日(3月20日),入顺德,经肇庆,转战于粤、赣、湘、桂。后不详。

小崔哲也(2014-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