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一,11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活在这里。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完整的头盖骨化石。约三、四万年前,前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大约又过了一、两千年,母系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处在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
公元前28世纪左右,黄帝、炎帝就曾在陕西活动过。公元前21-16世纪的夏朝时期,陕西就有扈国、骆国出现。公元前11-12世纪,周武王灭商,在陕西建都约350年(公元前1121-前771年)。此后,又秦(前350-前207)、西汉(前206-8)、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581-617)、唐(618-907)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80年。此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个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计11年,赫连夏在定边、长安建都24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省份。因古为秦地,故简称“秦"。秦亡后,项羽三分秦地,所以又称“三秦”。
近代的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35-194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战斗、生活13个春秋。1936年12月12日,发生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参加谈判,和平解决事变,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1949年5月20日,西安获得解放,陕西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富平县的风俗习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与西安差不多。
陕西各地的风俗习惯
生日
家中成员生日,全家吃面条,称“长寿面”。今更重视儿童生日,添衣物,送玩具,备办生日蛋糕、生日烛。小朋友亦携礼品来庆贺,主家则以蛋糕糖果分送幼儿园小伙伴。
做寿
老人做寿,外甥与女婿都要送厚礼,其中必有长寿面、寿桃、寿糕、红烛。昔时富贵人家,寿桃高达一米多,上插米塑戏曲人物,配以寿屏、寿嶂。寿堂上,礼品列陈,红烛高烧,敬过祖宗神祗,晚辈按辈份跪拜祝寿,送上寿面,寿翁寿婆分“寿钱”。而后亲友前来祝寿。
送五福
永嘉楠溪江两岸有送五福祝寿之俗。“五福”即在布上绣上五只蝙蝠,以蝠谐福,称为“五福拜寿”、五幅系指长寿、富有、康宁、积德、善终。
吃五豆
吃五豆是西安关中地区的民间习俗。腊月初五,将大豆、小豆、绿豆、红豆、黑豆(缺少的可用其他豆子或别物代替)等 5 种豆子放入锅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须要吃后有余。以此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吃五豆在冬至过后,此时昼渐长、夜渐短。因此吃五豆还带有节令性变化的含义。吃五豆的风俗至今在农村尚流行。
做百日
做百日是西安关中地区习俗,分为新生儿百日和亡人百日。新生儿百日是为时满百天的婴儿举行庆贺祝福的礼仪,也叫庆百日。亡人百日是在逝者死亡满百天时举行的悼念仪式。在此之前,蒙丧之家有七七四十九天的衰悼时间,每七日祭吊一次。届时儿女都要在死者坟前和家里的神位、灵屋前进行烧香、焚纸、拾魂等仪式。百日这天,死者的主要亲友和邻里都要前来参加祭祀活动,并将放在神位前的灵屋拿到坟前烧化。蒙丧家这天要宴请宾客,以示谢忱。做百日之后,死者家属即转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