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以前向纪委述廉 现在向全社会述廉
“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权力部门的‘一把手’走出来,改掉以往只向部门领导、向市上领导负责汇报的情况,让干部上电视,面对镜头向全市人民述责述廉,让群众监督提意见,彻底改变纪委以往个别干部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的监督机制。”昨日上午,提起兴平市推行的干部“电视述责述廉”活动,兴平市纪委副书记高育红一脸兴奋地说。
高育红告诉华商报记者,兴平市纪委推行的干部上电视“述责述廉”活动,将干部向纪委述廉改为向全社会述廉,在收视率最高的“兴平新闻”中播出;而在述责述廉对象上,也由原来部门“一把手”扩展到一些权力比较集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市直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同时第一次将具有审批权和执法权的科室站所负责人也纳入述责述廉对象,接受全市人民的监督。
而据了解,在目前兴平市纪委已开展的第一批20名干部人员名单中,既有人社局、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局长“一把手”,也有医保办、合疗办、运管站、路政处等具有审批实权的部门负责人,这些人述责述廉视频从今年8月中旬起,每晚7:30在兴平电视台进行滚动播放,而下一批17名干部的“述责述廉”目前正在录制中。
“希望全市领导都能上电视,晾他们的工作”
“以前虽然每年也都要述责述廉,但都面对的是纪委领导和部门领导,最多也就一二十人,现在要面对镜头向全市群众汇报工作、作出承诺,心里确实紧张得不得了。”昨日上午,刚刚录完述责述廉的兴平市西城街道办党工委书记解小斌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通过电视汇报的工作、作出的承诺都要一一兑现,一旦承诺的工作没有做到位,群众就可能提出意见,因此对干部来说,来自群众外在的监督压力比内部上级领导的压力更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