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蟹小笼包是江苏省常州地区汉族传统小吃,是常州小河沿浮桥南堍的万华茶楼于清道光年间首创,每年中秋节前后,桂花盛开之际上市供应。加蟹小笼包,原来叫加蟹小笼馒头。(馒头诞生时本无包子这一称呼。宋朝开始北方人把有陷的馒头叫做包子,而南方仍然一律称为馒头。如今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南方也开始称包子了。小笼馒头诞生时,常州人仍无包子一说,故名为小笼馒头;如今因为语言环境的变化,一般都称为小笼包。)
小笼包又分随号、对镶、加蟹三种,“随号”就是不加蟹油的;“对镶”就是一笼包子有六只是加蟹的,另外六只是不加蟹油的;“加蟹”就是全部加蟹油的。
一笼包子又称一客,所以老常州人吃小笼包常常是只样叫的:“二客对镶”。或者:“十客加蟹,我要带到上海去呔。”老吃客堂吃一般只会点“对镶”,老吃客认为:吃加蟹馒头只有一只随号、一只加蟹夹花着吃,才能充分体会到蟹的鲜美,如果你总是吃加蟹的,嘴中味觉就会有些迟钝,越来越感觉不到蟹的鲜味了。所以会产生“对镶”这种约定俗成的名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