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猷,六朝最著名的一个长夜。史上多少个夜晚皆因平淡无奇而永远消失于时间的黑洞里了,唯独这一夜,在后世文人心里扎下了根,以至于一提起魏晋风度,人们便会想起并看到那个长夜的漫天风雪。那是目下已经难得一见的江南雪啊。
王子猷名徽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子。此人既无绝世之才,也无丰功伟绩,品德方面更是乏善可陈,似乎儒家所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他一个都沾不上边。然而,他却是中国文化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如果说,刘伶是个“以酒为名”的方外之人,那么王子猷就是个靠标新立异而爆得大名的“行为艺术家”了。
以今天的眼光看来,王子猷绝对是个怪人。比如,他偶然到别人的空宅里暂住,也要令家人种竹。有人不解:“只是暂时住住,何必这么麻烦?”王子猷啸咏良久,指着竹子道:“何可一日无此君!”有一回,他去拜访雍州刺史郗恢,郗在卧室里还未出来,他就四处乱看,见客厅里有一种名贵的毛毯,立马叫随从将毛毯送回家去。郗恢出来找不到毛毯,正纳闷,王却笑说:“刚才有个大力士背起毛毯跑掉了!”郗恢明知他在作祟,却也无可奈何。还有一个“梅花三弄”的故事说,王子猷应召赴都城建康,所乘之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从岸上过,王与之并不相识,船上一位客人道:“此人就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态度傲慢得一塌糊涂。桓伊此时已是高官显宦,但他素知子猷之名,对如此唐突的邀请也不在意,当即下车上船,坐在胡床上,拿出笛子吹奏了一曲“梅花三弄”,笛声清越,高妙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人。整个过程,宾主未交一言。用今天的话说,这两人的做派,简直“酷毕”了!数百年后,晚唐诗人杜牧有诗追缅此事云:“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润州》二首其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