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脱掉棉袄着单杉。五月端午,冻死牛牯。六月六,高山岭脑雪拗(折)竹。七月半,鬼乱窜……九月重阳,撑断肚肠……”。这是桂东一首怪怪的乡土民谣。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佛教称“盂兰盆节”, 桂东人称之为的“七月半”。“七月半”是中国传统四大鬼节之一。
中国的四大鬼节分别为:三月三 、清明节、七月半、十月初一。如今清明节列入国家法定假日。说到鬼节,“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鬼中有善恶美丑总免不了令人有一种敬畏之情。七月半那天为什么又叫中元节呢?道家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中国自商代以来就有鬼神之说。至于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风俗,如今民间不但十分尊重,而且各国的外交大使每到一地也同样特别尊重和遵守民族的风俗习惯。
“七月半”,桂东人认为是烧(冥)衣的日子。桂东人手工做的冥衣,用染色纸而作,而这种纸是本地人用山苍子树叶煮成黑水染就。凉干后,用剪刀剪成十五公分左右大小的冥衣。桂东的习俗是分三种烧法:“七月十三烧新衣,七月十四烧老衣,七月十五烧孤衣。”
何谓烧新衣。指把冥衣烧与去年新逝的亲人。
何谓烧老衣。指把冥衣烧与去年前逝世的亲人与列祖列宗。
何谓烧孤衣。指把冥衣烧与除亲人外的没人去祭奠的孤魂野鬼。
烧新衣的仪式有点复杂。先把一张竹制晒俗垫平放在门口坪上。竹垫上放上一栋彩色纸糊成的灵屋,灵屋内有枱橙和灵屋的卖契,灵屋大门对联“山清水秀非凡地,窗明几净是仙居”,横披“洞天福地”。灵屋四周堆放着贴上盖了方印封条而装满冥钱的钱箱,这些钱箱多半是阳上亲人送来的。每只用细绳捆好的钱箱上得放上一条竹片。祭品端上,燃起大火,不远有人点响鞭炮。孝子一人提酒壶沿着大火四周边洒酒边跑,后面一孝子用一把竹枝使劲打,边打嘴中边喊叫“打孤魂野鬼,打孤魂野鬼……”意思是怕孤魂野鬼来抢钱。而孝子二人要不停地围着大火转上四五圈。火越烧越大,有专人用竹篙顶着灵屋烧完不得倾斜倒下。烧新衣仪式自始至终有唢呐吹奏着乡音高吭悲壮感人的音调……
烧老衣的仪式简单些。有专门印制好了的衣包,自己填上姓氏的堂名,先人的名字和称呼,阳上烧衣人的名字和年月日,更重要的是要写清楚冥衣多少,钱多少。冥衣不能写多少件,只是写多少通。一个先人一包,齐放自家门前烧,亦可放在自家厅上烧。三支香二支烛,一碗饭一碗糍一碗肉,一杯茶一壶酒。冥衣冥钱必须烧化才行。这是后人不忘本怀念先人讲究孝道的一种表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