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七月半“鬼节”的习俗(2)

家乡区县: 湖南省桂东县

烧孤衣,等于在实行“鬼”道主义精神。让一直没有后人管祭死去的鬼魂得以安息。让它们不至于在阴府漂离流散孤苦伶仃。“七月半”那天在桂东便有些许善士良民,在市场上买些冥衣冥钱在大路边上燃烧给阴府的孤魂野鬼。让它们好好消受,不要去惊扰逝去的先人。
至于新时代桂东人经过的七月半,剔去更多的是迷信色彩,留存的是更多的孝道之心。有人一听到鬼就会毛骨悚然。其实也不至于,是一个人心中自我产生莫名的恐惧感,完全可以自身克制。试想,你若有孝心和良心,难道先人还会诈难你吗?你若没做亏心事,难道冤死的鬼魂会来缠着你吗?
“鬼节”是用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了,但永远捎不完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在鬼文化中,所有的鬼字也并不完全是邪恶的。如“老鬼”(老太太亲呢地叫老爷爷),“小鬼”南方对别人小孩子亲呢的称呼。“机灵鬼”(指小孩子机灵,敏慧)。鬼幻(似鬼神般变化莫测);鬼出电入(比喻出没迅速而难测);鬼工(形容制作的精巧,非人力所能及);鬼才(才情怪谲,资质出众的人)。到了清代蒲松龄笔下,虽有凶神恶煞般的厉鬼,但更多的是重情意、懂礼仪年轻漂亮的女鬼,读了《聊斋》之后,不但不觉得鬼可怕,世人反而觉得十分可爱。
我国的鬼节文化源远流长,鬼节祭祀不能简单看成是迷信,实际上是民间的一种宗教活动。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想念过去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思考着自己今天活的经历、内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gggttt1994(2015-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