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悲剧看《白鹿原》文化冲突的意义

家乡区县: 南昌东湖区

读过陈忠实90年代长篇小说《白鹿原》的人们,大都被它深厚的文化意蕴所震撼,这部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优秀长篇小说不仅是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关中文化的深刻反思,更是一个民族从近代向现代过渡的雄奇史诗。小说中的人物,随着故事的发展拥有不同的命运,他们的命运是历史的选择。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一、白家家长——白嘉轩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白嘉轩作为一家之长,以“孝”作为治家的根本。“孝悌”是仁德的根本,其根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所以一方面他要竭力表现出对父母的孝敬,同时也严格要求子女对自己的孝顺,服从自己意志的支配。另外,作为族长的长者、仁者形象,在小说中体现十分明显:李寡妇一地卖二主与鹿子霖发生争执时,二人能够听从朱先生的劝阻,仁义为先,地归原主,又各自捐助钱粮,使李寡妇感激涕零,感动滋水县令古德茂批为“仁义白鹿村”;别人把长工赶走,他却把要走的长工留下;到了孩子入学的年龄他不但修学堂,而且,让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一同入学,学费从帐中出,而且笔、墨、纸、砚齐备;他定族规《乡约》,充分体现“仁”这一核心,同时推行《乡约》规定,使民风整肃,无疑是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他把赌徒、烟鬼的女人从外地寻找接回,并狠狠的教训了他们---让赌徒白兴儿手深进开水锅,让抽大烟的喝大粪。这些在生活细节上体现了他的仁德,劝人向善,疾恶如仇。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然而,在他的身上又体现了中国家族文化的全部的反动、僵滞、顽固、保守。他“引以为豪壮”的七次婚娶为的是传宗接代,继承白氏香火。女人在他意识里只是一个生儿育女的工具,性发泄的对象和做事时的帮手,两性相悦的情爱在白嘉轩这里被淡忘了、消解了。对于预示了吉祥的二亩漫坡地,他决心要买回以荫福子孙。他以卖地开始,以换地结束,最后以损人利己、践义重利的代价完成了自己发达致富的关键一步。当最爱的女儿白灵离经叛道时,他狠心断绝关系,只说一句:“只当她死了。”这更加可以看出他的冷血无情。或许鹿三一句:“嘉轩,你好苦啊!”才真正道出了他为这圣洁的光环所承受的辛酸、悲凉和痛苦,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宗法制的血腥本质。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搜到的论文对白嘉轩这个人物形象都进行了系统的、完整的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他这个矛盾的结合体。例如:黄定威在《<白鹿原>中白嘉轩的形象探析》一文中就写到白嘉轩鞭打儿子白孝文,希望他继任族长,不料白孝文自甘堕落,这“丢了他的脸亏了他的心辜负了他对他的期望”,有损他族长的威严。这就能看出,在族长白嘉轩身上有传统道德伦理仁义的一面,也有其冥顽不化的一面。张王梅、张统宣在《“仁义”白嘉轩——矛盾的儒者形象》一文中则是通过“仁义”这个角度来表现白嘉轩这个矛盾体的。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二、封建礼教下挣扎的女人——田小娥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田小娥是最具争议和震撼大的女性人物,在封建礼教和男权至上的夹缝中,她一方面勇敢的挑战封建社会的底线,奋力抗争,为爱情不断地抗争;另一方面,她又孤立无援,为了生存,软弱无力地向命运无奈地屈服。田小娥最终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在一个月明的深夜怀着报恩和大义灭亲的心态, 老实巴交的鹿三将祖传的梭镖刺进了田小娥的后心, “那一瞬间, 小娥猛然回过头来, 双手撑住炕边, 惊异而又凄厉地叫了一声“啊, ———大呀———”。田小娥只是封建社会中底下弱小的女子中的一员,她在抗争,但并不可能成功,最后只能得到一个悲惨的结局。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王睿在《凄美的生命演绎——<白鹿原>中女性形象分析》一文中写到:田小娥所要的并非是优裕的生活,她要的是有尊严的生命,她所期望的不过是一个正常女人渴望得到的正常生活——和疼爱自己的男人过安稳平淡的日子。田小娥要的并不多,就这最普通不过的生活,使得她最终断了性命。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张安澜在《抗争与屈服——析<白鹿原>中田小娥的形象塑造》一文中写到:田小娥是一位“异军突起”的女性,她的反抗在白鹿原上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狂风,但是从反抗到堕落再到最终的毁灭,她始终无法逃离封建礼教的迫害。在白鹿原上,她被称为是最下贱的人,无耻的男人玩弄她,最后还要惩罚她,她的反抗根本撼动不了封建社会这个大堡垒。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三、白鹿原上的迷路者——黑娃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黑娃是陈忠实先生《白鹿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形象。他一生集土匪、国、共、儒家信徒等身份于一身,经历曲折坎坷,最后成为新政权的死囚被处死,走完了他悲剧性的人生历程。黑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人物,他具有多重性格。他既有善良、朴实、勇敢的一面,也有自私、虚伪、软弱的一面。没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左右摇摆,走完悲剧式的人生。在黑娃自己看来,他与田小娥结合、烧粮台、参加农协砸祠堂、落草为寇等行为都是“混帐”和“糊涂”的结果。他拜朱先生为师,是为了“痛改前非”“不再做混帐事”,要“学为好人“,这个”好人“就是规规矩矩的顺从传统道德与礼教,做一个安分守纪的君子。从此,黑娃真正开始了自觉的脱胎换骨的修身,强硬地迫使自己接受并养成一个好人所应具备的素质。曾经被黑娃唾弃、反抗的传统文化在此时显现出强大的教化作用。他是白鹿原上的迷路者,他“迷路”的人生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建宗法观念“吃人”的本质。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张帆在《论<白鹿原>中的“黑娃”形象》这篇论文中写到:“皈依儒学后,黑娃的心灵变得纯净却失去了防人之心,以至于被不择手段的白孝文置于死地。黑娃并不了解真实的白孝文,对自己所处的矛盾斗争看得过于简单化,导致了最终的灭顶之灾。”迷路的黑娃,在儒学“仁义”下,断送了自己。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
白鹿原上的人们,在大动乱的时代里演绎着平凡但令人震惊的生活,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不管是白嘉轩、田小娥、还是黑娃,他们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不是掌握在作者手中,这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留下的血泪。Ybv七彩作文网(www.7czw.com)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七彩作文网 www.7czw.com/ 原文地址:http://www.7czw.com/fabiao/dxszw/2013-12-25/17983.html

杨之沐丶(2015-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