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汪氏文化简介首篇

家乡区县: 甘肃省漳县

漳县,一座位于甘肃省定西市的小县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井盐文化、汪氏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已经成为漳县的文化传统。今天首先为大家介绍汪氏文化。

汪氏家族墓地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城东南,系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的墓地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墓区呈三角形。汪氏家族墓地始建于1243年,至明万历丙辰年(1616年),历经373年,埋葬有220余人。《重修漳县志》上也有“南山在城五里,一名汪古山,元陇右汪世显墓在东麓”之记载。

 在陇右历史上汪氏家族是有着辉煌家史的阀阅世家,勋业盛极数朝,垂声振华,从金代从戎发迹,发达于有元一代,延庚明清,在元代国家倚重为西陲长城,足见其在中国西北史上显耀而尊崇的地位。发掘陇右汪氏深厚的文化就可以窥见陇右文化的一角。汪氏家族南征北战,武功卓著,家族封王封公,尚主典藩,仅袭便宜都总帅、都总帅者数十人,历五世兄弟子孙百八十余人,总军巩昌者既世其职,余多大官。从石门起家,为保全巩昌合城军民归款蒙古,使陇右得以生养休息,种族亦得繁殷。之后,南下陕西、四川、云南,屡立战功,战功赫赫,为蒙古南征铺平了道路。也正是汪氏对四川特别是襄樊控制,为元军顺流而下消灭腐朽的宋王朝打好了基础。陇右汪世显家族对陇右、甚至陕西、四川、云南陆续控制与河朔世侯家族形成了对江南犄角之势,为元朝统一全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即使在元统一之后,汪氏依然被朝廷倚重。汪氏把守河西走廊的东口,一方面起到了稳定西北诸王,另一方面由于汪氏身处西北少数民族复杂的形势之中,这使得汪氏在调和民族关系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因为这些,也成就了汪氏名将世家的威名,才会“祖孙一门三世五公,有许联姻王室,自余将相使牧为质犹十八人,此吾元有国而来所无者”。

  汪氏也和其他以武功起家的世家一样从开始就重视诗书治家,崇儒重道。在南征过程中,汪氏就注意搜集典籍,之后又建万卷楼,延请名儒达士教其子孙,除习经史子集外,亦学琴棋书画,俨然不亚于江南世家。汪氏在有元一代前前后后出了十几位翰林学士,这在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汪惟正就喜欢与文士谈论古今。汪惟易勤俭理家,以诗书教子,并且在当地勤于劝农桑、兴文风、理狱讼。汪惟简每遇暇日宴同僚,习射投壶,讲阅经史,弹琴博弈,靡不洞究;应人接物,温容和缓,治家严肃,临政简宽,深得民心。汪惟纯更是风流儒雅,工于声诗,楷篆笔法如神,精于蒙古言语文字。汪懋昌仪刑当代,为缙绅楷范。即使到了清代汪氏子孙以不忘记继承祖业,如汪宗贤、汪浒、汪宗辉等都是高才绩学、读书明道、修德利行以圣贤为师的陇右名士。

汪氏文化为漳县这座古老的小县城添加了神秘的一笔,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非简单的语言所能陈述,关与汪氏文化的延续及继承,敬请期待“汪氏文化完结篇”。

 

skjt(2014-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