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山中学,始建于1951年9月,是石家庄市德育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河北省示范性高中。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22亩,建筑面积335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2895人,教职工193人。
平山中学建于1951年9月,是石家庄地区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初级中学。1957年归属平山县。1980年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是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石家庄市“德育示范学校”、石家庄市“信息技术示范学校”、石家庄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2003年12月26日定为河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
建校时,招初中2个班,学生102人,教职工7人,定名为平山初级中学。1958年8月,学校增设两个高中班,办成完全中学,更名为“河北平山中学”。1968年12月,学校下放到社队去办。1974年2月,城关区4所高中合并于平山中学旧址,名城关高级中学。1978年2月,学校复名“河北平山中学”,在全县范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中学内招生。2004年,学校有42个教学班、2779名学生、182名教职员工。
学校原址在平山城南关,占民房24间。1953年,在县城西南建成 806平方米校舍,8月,在民宅的师生全部迁入新址。2004年,学校占地面积81374平方米,建筑面积22503.88平方米。
1990年,平山中学实验室建设配备达到省定一类标准,被省教委命名为“合格实验室学校”。2004年,学校有标准物理实验室4个,化学实验室4个,生物实验室2个,语音室2个,微机室3个,学校有藏书42626本的图书室和具有报刊350种、教学参考书280种的阅览室;有远程教育校园网和设施齐全的电教室;有半公寓化学生宿舍楼两栋;有400米标准环形跑道操场和足球、跳跃、投掷、篮球、乒乓球、体操等场地设施。
学校办学条件逐年改善。特别是2004年以来,先后投资400余万元为所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施和闭路电视,为各办公室配置微机并更新学生微机室一个;完善了语音、美术、音乐等11个专用教室;按省级示范性高中要求,新建了理、化、生实验室并配齐了理、化、生实验器材以及美术、体育、音乐、消防器材等;为弥补纸介图书的不足,新上两个藏书12万册的数字化图书馆;整修、美化了400米标准跑道的运动场和篮球场,装修了教学楼,硬化了路面,改造了食堂,安装了监控设施等,学校的办学条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实施名师工程,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理论素养,增强了业务能力,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标准化的教师队伍。全校教师学历达标率89%,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4人,中学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27人,中学一级教师77人;省、市、县拔尖人才5人,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联委员8人,市级劳动模范1人。
西柏坡精神是平山中学的办学灵魂。“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以法治教,科研兴校,从细管理,质量第一”是平山中学的办学理念,“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是平山中学的办学宗旨 ,“崇德、博学、求是、创新”是平山中学的校训。学校培养出了无数国家级的栋梁人才:郄秀书,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1997年4月28日,《人民日报》以“当代青年的一面旗帜”为题报道表彰的秦文贵,弃加拿大高薪,回国搞石油勘探,艰苦奋斗,自主攻关,发明了“井架自动移动”和“打井不用套管”技术,荣获了“新长征突击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安兵锡,1978--2004年,二十多年来自制教具30多种400多件,填补了国家教学仪器4项空白。1995年发明的“超重失重演示器”荣获自制教具国家一等奖,受到了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的接见。
学校注重德育教育,专门开创了“德育园地”等新形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设置了“心理辅导室”;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专门创建了“哲理故事长廊”、“学生语录长廊”和“科技成就长廊”等人文环境;注重教育教学科研,近几年来,学校有90多篇科研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16项自制教具荣获国家及省市级奖励,被评为“河北省自制教具工作模范学校”。
学校以“学习改变命运,奋斗创造人生”为校训来激励师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以“依法办学,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统领学校各项工作。自2004年以来,学校的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发展,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跨越。学校连续三年被县评为“实绩突出单位”、被市评为“石家庄市精神文明单位”。尤其2007年高考,在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取得历史性突破,一跃走在石家庄市山区教育的前列,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隆重表彰,也被石家庄市教育局评为“2007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平山中学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科研兴校,不断创新
1979--1988年,学校对教法改革进行了大胆实验,破除了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的“灌输法”,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教材的关系问题,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水平大有提高,1986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材117人,升学率达40%。
1989--1998年,学校改革进一步深化,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提出了“低起点、小步走、快节奏、大容量”适应本校的教学新思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经验在省市作了推广。
1999--2004年,推广“双自主”教学法,加强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学科教育教研和改革大胆进行尝试实践。2002年3月,承担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同时承担了子课题“中学心理教育的深化研究”的科研工作。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获石家庄市教委“教学进步奖”。
学校一向重视体育锻炼。1976年,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体育训练计划,配备强有力的体育教师队伍,创建并扩充了各种体育设施,加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出了省运会上200米冠军王黑小、800米冠军刘利平。2003--2004年连续两年获得石家庄市体育运动会团体竞赛第四名的好成绩。学校获得了省、市的“体育传统项目达标学校”的称号。
与兄弟学校联谊,向兄弟学校学习,请进来走出去,开拓视野,拓宽办学思路。 2004年,学校与石家庄二中建成联谊学校,取其所长,改进教学;向新维外语专修学院聘用菲律宾籍外语教师,增强了英语学习的氛围,提高了师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学校大力健全管理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工作稳步发展。学校被评为河北省“普通高中会考优秀考点”、石家庄市“文明单位”、石家庄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石家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输送人才奖”、石家庄市“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河北省“自制教具工作模范学校”、石家庄市“2004年度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