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山,位于通城县塘湖镇境内,据《通城县志》云:古代有仙人晒黄袍于此,故名黄袍山。原来这里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话说当年玉帝与王母娘娘于瑶池设
宴会仙,众仙品尝琼浆佳肴,皆赞不绝口。吕洞宾欲窥调料秘诀,便潜入膳房,偷得仙油一瓶,藏于袍内,后降落于此山。仙厨禀告王母,王母道:“此乃仙宫神物,不可偷泄人间。”旋即派遣天兵十万云降此山,严查追还。洞宾情急,将油瓶掷出,油瓶碎,仙油溅散,洞宾袍染。这种仙油,黄澄澄,亮晶晶,竟将洞宾仙袍染成橙黄色,与玉帝所穿龙袍酷似。吕洞宾大惊,便洗袍晒此。当地山民据此便取名为黄袍山。清代庠生吴家琏赋诗《黄袍山》云:“天匠裁成褕制工,搜悬负扆卓东峰。含风褶漾翩迁浪,映日襟湛衣帻踪,花乡青岩披锦翟,紫凝秋嶂晒黄袍。无人敢着仪威赫,长挂
崇山袭犷侬。”从山形俊逸秀美的角度来解释“黄袍”之名。清代正位礼生吴镇题《黄袍山石溪瀑布》云:“谁把素丝织缟绫,高悬青嶂漂澄泓。九天飞帛飘风闪,匝地函绢荡日明。划破顽崖联翠浪,皮开迭岫绣红英。珠抛玉翠寒侵骨,灌耳龙雷潄衣晶。”把一幅风光秀丽、气势磅薄的山水画展现在人们眼前。石溪瀑布即今日之白水岩瀑布,站在瀑布前,看到的是天际飘来的一段白绫,在清风中闪动,令人联想到舞台上挥洒的水袖,正在表演着艺术化的人生;听到的是绵远深沉的滚滚春雷,令你感到一股勃勃生气在身边躁动,似将以千军万马之势跃出山川奔腾向前。黄袍山的夜珠窝,是黄庭坚退归林下以后隐居的鲁直第,这里尚存有伐桂书院,据说就是当年黄庭坚晚年写诗作画的地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