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旅居印尼的著名侨领尤扬祖先生回国定居,看到永春老醋独具特色,海内外享有盛誉,但仍各家自酿,或是小作坊手工制作,未能形成生产规模。他立即投资创办永春酿造厂(前身即侨新酒厂),吸收古代制醋工艺精华,集取优秀技师经验,加以科学酿制。1959年,“水仙牌”老醋,远销国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几百吨。以后,尤扬祖当上了福建省副省长、全国归侨联合会副主席,在日理万机工作繁忙之中,他仍然多次到永春酿造厂考察指导工作,对永春老醋的生产、技术和销售倾注了他满腔心血。他常吃醋爱吃永春老醋,一生离不开那酸酸楚楚的味道,他说:在海外每当闻到老醋的味道,就想到家乡,老醋是一盅浓浓烈烈的乡情啊。
1979年,“桃溪牌”老醋开始批量生产,畅销国内。1980年,该厂为扩大生产,采用大型酒精发酵罐生产工艺,进行醋酸纯菌种人工培育和深层液体通风发酵;并对陈酿机理、防治疾病机理和保持传统特色风味等一系列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使老醋的产量与质量均胜往昔。1985—1988年,永春老醋连续被评为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从此,永春老醋与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并称全国四大名醋。
在周朝以前称醯,汉代称酢,也叫苦酒。自宋朝以后将"酢"演变为"醋"。醋字的讲法和生产工艺是吻合的,因醋是“廿”“一”“日”“酉”时成醋,醋的生产工艺是廿一日,另一种生产工艺是廿八日成醋,也是把廿下面的一横篆写成八字,也就是廿八日酉时成醋。醋字的历史演变,从醯-酢-醋。从这些变化不难看出,经过数千年岁月醋的发明与发展,它是与中华文明史同步前进的,由宫廷到民间,由低酸度到高酸度,由饮用到佐餐食疗,成为与醇酒媲美之礼仪上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