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阳光心态

家乡区县: 扬州市邗江区

培养阳光心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包容别人,减少人际关系障碍。

有些人对别人言行特别在意,只要不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就妄自评价,结果只会引起更大的误会。不仅伤害了别人,也影响自己的情绪。只有保持宽容之心,尊重他人,我们才会得到别人理解。这样你的生活中总会充满善意,你与周围的人才能和谐相处。

魏书生,"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劳动模范",他教育学生说:"对待别人的打击,可以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是对着干。这样做可以使自己发泄愤怒,但一来使自己心情沮丧,二来耽误了自己的正事,这是下策。第二种是置之不理。这样可能会觉得憋气,但不耽误自己的正事儿,这是中策。第三种是用宽阔的胸怀去包容他,用善意的态度去感化他。这样不但能促进自己的修养,而且能为自己的正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是上策。"

2.享受过程,正确看待结果。

古人云: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大体意思是说:用心尽力做事是一种很好的品德,但过于认真而使心力交瘁,就会失去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淡本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过分的清心寡欲,对社会大众就不会做出什么贡献了。中国儒家思想主张中庸思想,为人处世,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分与不及,都是偏离目标,不能中的。中庸是儒家心目中的最高境界。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不妨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正确地调节自己心态,对于我们事业发展大有裨益。

生命的体验在于过程,当等到结果时,生命已经失去了魅力。大学的学习是一种体验,通过体验,你才会有所收获,辨别真伪。在大学里你要学会享受过程,在过程中感悟和领悟,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观。有些同学把获得奖学金当成学习的目的,把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当着大学的主要任务,从而忽视了大学学习的本质。所以一旦得不到结果,他们马上信心锐减,士气低落。如果享受过程,你就能感到自己实实在在的收获,并为自己的点滴进步而欢欣鼓舞;享受过程,你就不会在乎一时的得失,快乐地投入到你感兴趣的事情中去;享受过程,你就可以把大学四年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心态平和地朝着自己目标前进,每天过得非常充实和快乐。

3.改变自己的态度,适应环境。

有些同学进入大学后,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学校氛围,所学专业均非自己所愿。当环境不能改变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尝试着去适应新的生活。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也能发现闪光点,从而找到生活的乐趣。

有个女同学,有天生的缺陷,不够漂亮,但是她一点也不在乎。她认为自己就是特殊,就是个性,并勇敢地在集体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刚开始同学用异样的眼神看她,但是渐渐地也被她的活力所吸引,同她成为好朋友。不要刻意在意环境,勇敢地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让阳光普照,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希望。

1991年暑假期间,魏书生去西藏讲学结束后,又要赶往哈尔滨参加全国中学生学法研究会第2届年会。因临时有变,魏书生不得不推迟了一天行程,而年会召开在即,为赶时间,魏书生到达沈阳后连夜挤上了开往哈尔滨的列车。站在拥挤不堪的过道上,劳累不堪的魏书生不禁有些气恼:为了讲学,自己这个曾经几次到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的名人居然要挤火车!不过,善于调整思路的魏书生很快就矫正了自己的位置:此时自己的角色是"挤火车者",那么,怎么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演好这个角色呢?魏书生站在那里开始研究旅客们的表情、动作,研究这些表情、动作和他们职业、性格的关系。这个人说话表情夸张,爱做手势,语气盛气凌人他一定是厂长、经理;那个人……这样研究着,魏书生忘掉了疲惫,而且逐渐入了迷.正研究的高兴,左边来了个人撞了他一下,魏书生没有在意.过了一会,又有人踩了他一脚,换作别人,早就发作了,魏书生则想:自己站在过道上,别人要过去,不撞又怎么过?踩一脚也是难免的.心情开朗之下,他对踩人者连说:"没关系",弄得对方不好意思起来,只能连声说"对不起"。就这样魏书生愉快地到达了目的地。

壮哥(2015-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