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西省第三个县级“国字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鳗鱼、螺旋藻加工出口示范基地”、江西省“十百千亿”工程重点工业园区和省级民营科技园。 一、园区概况 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为江西瑞金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2年5月,2012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开发区由台商创业园、金沙工业区、金龙工业区三部分组成,其中江西瑞金台商创业园是核心区,于2008年9月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重点发展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药品加工业和矿产品加工业。 目前,开发区共落户企业153家,其中已投产企业115家,在建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初步形成了以得邦照明、安讯实业、章乐电缆、明伟电子、新顿电源、金一电缆、金字电线、佳华电池等为代表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产业,以红都水产、九华药业、圣媛坊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食品药品加工产业,以好莱克纺织、宝元鞋业、金瑞发制品、佳惠宝实业等为代表的服装箱包玩具产业。开发区内企业生产的烤鳗、发制品、服装手袋等产品畅销欧美、日本等国际市场,UPS电池、电线电缆、家俱等产品行销全国,一批品牌产品脱颖而出,“万年青”水泥、“武夷源”茶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赣曼”烤鳗、“九华”痔疮栓、“金字”电线、“金一”电缆荣获江西省著名商标。 二、地理位置 瑞金位于赣州东部,地处赣江之源,西与福建接壤,南靠近广东,东北部与浙江相望,是珠三角、长三角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共同的发展腹地,是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之地。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瑞金城区西面,交通便利。公路方面:323、206、319三条国道交汇市区,厦门至成都的厦蓉高速、济南至广州的济广高速交汇于瑞金,5小时车程内瑞金可达广州、深圳、汕头、厦门、福州、南昌、长沙、杭州等城市以及深圳皇岗口岸、汕头港、厦门港、福州港等港口。瑞金已形成双“十”字枢纽型的交通网络,交通条件可达中等城市水平。铁路方面:赣龙铁路已全面通车,现已开通至南昌、苏州、北京的始发列车;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按时速200~250公里设计,将于2014年竣工通车;鹰瑞梅铁路已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航空方面:瑞金通勤机场正在规划设计,1.5小时车程内有4C级赣州新黄金机场、福建连城机场。 三、设施配套 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群、土地集约、功能集成”的发展原则,开发区建成了“四横三纵”主干路网及标准厂房约25万平方米,绿化、亮化、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并已启动了胜利大道、经三路等9条道路以及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生活配套服务区建设。另外,开发区建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正在建设500千伏变电站一座,企业用电享受与省网“同网同价” 的优惠政策,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的自来水厂可为开发区提供足够的用水保障。 四、产业基础 近年来,开发区立足产业基础以及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产业招商,加快主导产业项目引进步伐,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优势产业,强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特色产业发展体系。 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以瑞金为中心150公里以内,钨采矿能力600万吨/年,稀土矿生产能力已超过1万吨/年,铜材料生产能力40万吨/年,可满足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其中电线电缆生产是瑞金的传统优势行业,拥有“金字”牌电线、“金一”牌电缆2个全省著名商标。目前,瑞金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产业园已落户得邦照明、明伟电子、新顿电源、安讯实业、章乐电缆、凯迪电子、美家照明、盛源金属、双庚机电、金字电线、金一电缆、瑞谷科技、鸿兴实业、金富电力等31家企业,其中电工器械制造企业13家,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9家,电机、电池制造企业4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35亿元。这些项目全部建成达产达标后,预计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年以上,实现税金3亿元/年以上。 2、食品药品加工业瑞金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9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710毫米,平均无霜期268天。瑞金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脐橙、蔬菜、白莲、金银花、杜仲、生猪、蛋鸡等物产,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林资源,为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药品深加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目前,已落户红都水产、九华药业、圣媛坊生物科技等26家企业,其中红都水产公司年产烤鳗1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烤鳗生产企业。 3、矿产品加工业瑞金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白云岩保有储量4.5亿吨(居全国第一)、石灰石储量9亿吨(居全省前列)、萤石储量200万吨。立足丰富的石灰石、白云岩、萤石等资源优势,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引进重大矿产品加工产业项目,通过资源整合、技改扩能、重组合作等方式,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推进矿产品加工业向新技术、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目前,开发区已落户万年青水泥、汇信矿业、仙华矿产等矿产品加工企业31家。 五、发展方向
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规划,调整招商方向和政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发展清洁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升级,着力打造“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生态优化”的现代化产业新区。力争到2015年,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开发区重大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20年,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税金达到15亿元以上。
六、大事记 2002年5月,江西瑞金工业园区创建。
2006年3月8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 2008年9月19日,经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江西瑞金台商创业园。
2011年12月30日,成立江西瑞金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领导小组。
2012年1月15日,瑞金市人民政府向赣州市人民政府呈报《关于请求转报江西瑞金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请示》。
2012年2月10日,赣州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呈报了《关于申报江西瑞金工业园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
2012年4月9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瑞金工业园区更名为江西瑞金经济开发区。
2012年5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申报江西瑞金经济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
2012年5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将《关于申报江西瑞金经济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批转商务部牵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3个部委联合办理。
2013年3月11日,国家商务部、国土部、住建部、发改委联合行文《关于江西瑞金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呈报至国务院审批。
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江西瑞金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
招商政策
1、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 2、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收费”,服务性收费按最
低标准的20%收取。 3、给予企业物流运输补贴。 4、给予企业基础设施补贴。 5、给予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补贴。
6、给予企业规费减免。 7、给予企业便捷的服务措施。 8、积极推广使用本地产品。 9、提供“三通一平”项目用地。
10、鼓励发展总部经济。 11、实行低标准的社保政策。 12、给予投资者“荣誉市民”、政协委员等政治待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