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天籁之音(1)

家乡区县: 广东省湛江市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山歌之王”刘三姐,我很小的时候经常听到她的歌曲,奶奶辈的特别喜欢她,因为这和家乡涯歌很相似。家乡涯歌主要有山歌和木鱼,今天给大家说说我们的山歌吧。
      以前唱山歌,主要经的场所有两个,第一个是在山岭上,唱歌者多是放牛的老伯和牧童,也有上山砍柴的中青年农民;另一场所在田间,唱歌者多是犁田、割草或巡田放水的农民。山歌的形式也是有讲究的,是七字一句,四句一首,一、二、四句押韵,音调高亢,旋律悠扬。
      山歌的内容很丰富,讲述生活困苦,讲述儿女情长等。例如过去有一首诉说旧社会穷人生活痛苦的山歌是这样的:“难了难,难了难,麻蓝担水上沙滩;麻蓝担得几多水,肚饿挨得几多餐”,还有一首类似这方面苦衷的山歌是:“操心未了又操心,晒谷未干水又淋;旧债未还新债起,督勤(遇到刺)未挑又加针”。山歌中的情歌也不少,例如有一首抒发一个青年男子“单相思”的山歌:“日头到地月光来,月光到地竹叶开;竹叶叶开等露水,阿妹开门等郎来”。山歌也有随着时代的不同而赋予新的内容。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流行一首踏着时代节拍的情歌:“石榴青青石榴青,阿妹出嫁抑或招亲?你要招亲就招我,又会种田又能当兵”。
      山歌除了在山上唱、田间唱之外,还有民间高手摆歌台与众人对歌的。传闻建国初年,广西英桥有一位农村姑娘才貌双全,擅长唱涯歌,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在英桥圩摆歌台公开“招亲”。方圆几十里有志青年仔岂能坐失良机,前来看热闹的更是人山人海。先登台的几个歌手纷纷败下阵来,后面一个塘蓬青年跃然而上,对唱如流,结果唱赢了。那位姑娘怦然心动,真的要跟他结婚。可是男的已经有妻子,《婚姻法》又刚刚颁布,只允许“一夫一妻制”,男女双方只好忍痛割爱,深明大义的姑娘明智地提出“夫妻做不成就做兄妹”。后来两人真的亲如兄妹,逢年过节互相往来探望,这就是山歌的魅力。
      不过时代的变化,各种民间文化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那些曾经的天籁之音,只留下令人怀念的身影!

我的主页  梧桐子主页

ZCL(2015-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