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馍是北依秦岭,南枕巴山的陕西省宁强地区美食中历史最悠久、身份最特殊的汉族小吃。清光绪26年慈禧避难时作为贡品,后流传于民间,代代兴旺。以面粉、核桃焙制而成,小如瓷盖,色金黄,入口香酥,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
从五十年代初销声匿迹的宁强著名风味小吃“王家核桃馍”,乘经济改革之风,于年前东山再起,又登上市场,受到了新老核桃馍爱好者的热烈欢迎,争相购买,以先品尝为快!
此馍小如瓷盏,色城隍,味浓郁,入口香酥,食后每一回味,便觉余香自舌中滋生。尤难得者为耐放,虽累日逾旬仍与新出堂无异,这在旧时代可以说是有口皆碑的。因其具有如许特色,所以北上西安,南下成都的旅客,慕其名者都要买上几封,或馈赠亲友或自家品尝,以增添生活中的佳趣。
为什么这家馍铺能获得如此盛誉呢?说来话长:
这家铺子的掌案师傅姓王名培录,生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十一、二岁上就在他父王文选身边学艺。为人忠厚老诚,技术精益求精,终生献身于这个行业,于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后来由其老妻何氏掌案,直到解放后合作化期间参加了合作组织停业。
文选的师傅也姓王,清乾、嘉间人,开设的铺子叫“福兴老号”,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兼营满、汉糕点。在本县食品业中,名噪一时。文选于嘉庆年间至“福兴老号”当学徒,其师因无子嗣,平日看他年轻有为,料定日后必能卓然自立,临终前遂将这个铺子的招牌,授给文选继续使用。溯自“福兴老号”从乾隆时代问世,至1949年解放后,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按文选、培录父子两代,一脉相承,都象文选的师傅那样,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及满、汉糕点,并具特色,为各家所不及。惟“核桃馍”一枝独秀,掩了其余光彩,这一点非当地老一代人罕能和其本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