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清明利用祭祖之际,我特地去花园巷看看,也是旧地重游,发现原来地名标牌“花园巷”现改为“吴家花园巷”,此事引起我的好奇,因此就地考证了下“吴家花园巷”的来龙去脉,引人深思……
浠水县城凡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县城有座“吴家花园”,但真正走进这座美丽的花园和了解它厚重历史的人却廖廖无几,现在的年青人更是一无所知。
吴家花园起源于浠水老商号“吴立生”老板的私家花园,它象“吴立生”的糕点一样闻名鄂东地区驰名海外,花园座落在现在清泉镇花园巷内,它建于清末明初,占地十余亩,花园不仅是县城一座靓丽的风景区,而且记载着“吴立生”商号兴盛历史,香港大学教授徐扶观曾给友人信中赞美道:吴家花园可称上“天堂美景独一处”,更重要的是吴家花园还留下许多革命历史的足迹。
吴家花园各类建筑造型别致,既有中国园林建筑的传统风貌,并吸收江南园林的特点,同时又引进西方的洋式建筑,整个庭院布局合理,景色宜人,一年四季繁花似锦,香气沁人,吴家花园因此而得名。
花园整个建筑好像一个蒲扇形,店屋犹如扇柄,花园象扇页典型前店后厂,后面既为住宅区,最后是花园休闲区,内设戏台,中西式客厅,西式洋房,巨大的荷花鱼池等,院墙坚固,院门高大,颇有气派,园内有假山怪石,水池都用水泥筑成,园中间铺有鹅卵石走道,花坛分设摆布对称均匀,多有奇花异草,回廊曲折,幽静轩敞,客人至此,赞不绝口,游人观赏,无不称好,另外,花园后边紧邻一个露天的关帝庙戏台,人们可以坐在花园内看演出,这是县城花园独一无二之处 令人羡慕不已。
花园内一年四季应时花卉满园生色,生气盎然,花香飘深巷,红杏出墙来,园外一条深巷,人们往来其间,闻到一阵阵清香气息,因而此巷定名为花园巷流传至今,因此有名士写诗赞云“城东独有好风光,水榭花坛转曲廊,姹紫嫣红多美景,人间一处小天堂。”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三八年南京失守,浠水已成为保卫大武汉的战略要地,当年七月十二日上午,日寇对浠水进行大轰炸,县城人民遭受空前洗劫,得天独厚的“吴家花园”也在这次大轰炸中炸为平地,只留下前花园的断墙残壁,成为日寇侵略罪证,同被炸毁还有花园一个藏书阁,据说有近万册的藏书及名画,最珍贵的有全部二十四史,历代帝王法贴,书画名家吴道子、唐寅、郑板桥等书画真迹,以及罕见的曹雪芹手抄本“石头记”等,还有部分世间失传的医书,这些一切都被炸为灰烬,从此吴家花园已名存实亡。
最后值得记忆的是这座花园还留下许多革命历史的印迹,1937年秋,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亲临浠水视察指挥抗日,他所视察的浠水部队机关,正驻扎在“吴家花园”。1974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刘伯承将军驻城关“吴家花园”指挥作战,冯玉祥将军和刘伯承元帅先后到来,蓬筚生辉,是“吴家花园”的最大荣幸。
随着岁月蹉跎,沧桑巨变,“吴家花园”已景物全非,文革后在原地建成医药公司,吴家的后人也先后迁出了花园巷,但花园巷依然存在,而且政府正式命花园巷为“吴家花园巷”虽然多出两字,但意义深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