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经济发展

家乡区县: 内蒙古奈曼旗

  近年来,为使“农业为主”加速向“工业引领”全面转型,全旗上下按照“创新奈曼,实现突破”的总要求,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以工业经济为突破,以推进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形成了木材精细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矿产开发和化工四大工业支柱,着力培育了水泥、氯碱化工、染料化工、电力能源、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集群,规划和建设了奈曼工业区、奈曼化工区、八仙筒工贸区、氯碱综合化工区、矿产开发区、养殖示范区六个工业园区。

到2012年末,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2.9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7亿元、82亿元和56.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5:50:35。财政收入达到6亿元,是2007年的2.6倍,年均增长20.7%,税收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8亿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1.7%,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控制目标。我旗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先进旗、食品安全示范旗和全区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旗、平安稳定创建先进旗,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

2013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6.5亿元,增长10%,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6.8亿元、82亿元和37.7亿元,依次增长4.7%、9.8%和14.6%,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8.3︰56︰2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25%,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7亿元,增长12%。财政收入完成6.6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440元和7979元,分别增长12%和14%。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63万户,增长26.5%。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旗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

工业经济扩量提效。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狠抓产业培育、园区建设和涉企服务,工业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全年引进重点项目45个,组织实施超千万元项目38个,宏基水泥、华电秦天图布日格风电场等19个项目建成投产。备受瞩目的和谊新型镍铬复合材料项目进展顺利,1、2号矿热炉如期投产,3、4号矿热炉土建完工,有色金属和装备制造产业列入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产业培育取得新成效。2×12.5万千瓦动力车间及科区至奈曼、库伦扣河子至奈曼2个220千伏输变电项目加速推进,和谊220千伏、35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电力保障问题开始破题。仁创沙产业园启动建设,奈曼工业区、新材料产业园分别纳入自治区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东部地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六个工业园区总面积拓展到32平方公里,新增5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22家,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落实金融扶持、电价补贴、供地保障、招工培训等扶持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协调落实中小企业贷款10.8亿元,企业发展稳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达到57.2亿元,带动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9.9%,达到77.6亿元。

2013农村经济优化增效。认真落实“8511521113”工程,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大基地建设富有成效,新建玉米吨粮田3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3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新增沙地西瓜、红干椒等双千元高效作物13万亩;发展果树经济林3.5万亩;新建饲草料基地6万亩,青黄贮饲料16.8亿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达到135万头只,群众“种草养畜”意识逐步增强;完成劳动技能培训1.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8亿元。农牧业产业化扎实推进,新培育龙头企业5家,新增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22个。整村推进了白音他拉伊和乌素嘎查土地经营权流转,建设规模化经营示范基地7000亩,流转土地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农牧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黄牛改良5.2万头,改良率100%。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20万亩,开展人工增雨作业35点次。大田播种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收获面积达到80万亩。灵活有效开展培育新型农民专项行动,累计培训农牧民27.3万人次,广大群众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劳动技能普遍提高。

小齐(2014-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