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屿岛地处北纬23°20′,东经116°44′。在汕头市汕头港出海口,德洲水道北侧,北距大陆约0.3公里。与德洲岛和升旗山成鼎足之势,为汕头港屏障。因岛上有妈祖宫得名。昔日渔民出海经此拜妈祖,必备活鸡,拜后就地放生,故又名放鸡山。
10
本词条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和内容,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妈屿岛
又名
放鸡山
海拔
39米
面积
170000平方米
主要景点
妈屿岛风景区
所属地区
广东汕头
目录
1地理位置
2妈印石
3妈祖庙
4牡丹石
5观海亭
6老妈宫
7新妈宫
8海龙王庙
9望海观世音
10东海普陀山寺
11海关
12天然海浴场
13更多景点
14交通
1 地理位置
2 妈印石
3 妈祖庙
4 牡丹石
5 观海亭
6 老妈宫
7 新妈宫
8 海龙王庙
9 望海观世音
10 东海普陀山寺
11 海关
12 天然海浴场
13 更多景点
14 交通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地理位置折叠编辑本段
妈屿岛
妈屿岛
妈屿岛位于汕头市出海口,即北纬23"20',东经116"44'。从汕头市区广场乘船,往东南方向航行约半个小时便可到达。 1955年12月,我国第一座大跨度悬索桥汕头海湾大桥建成后,妈屿岛便成了这座大桥的一个桥墩,与海湾大桥连成一,形成一处新的景观体。由于海湾大桥有通往妈屿岛的引桥,游客往返游览方便多了。
妈屿岛长0.65公里,宽0.64公里,面积0.206平方公里,海拔仅39米,海岸线2.3公里。由于地处汕头内海向外海的出口,地理位置险要,解放后一直作为海防前哨,被列为军事禁区,1979年才对外开放,辟为旅游景点。
妈印石折叠编辑本段
妈屿岛
妈屿岛
码头附近,有块黑褐色的石头,其貌不扬,当地人叫它妈印石,相传为妈祖化神入海时的遗迹。说来也怪,着妈印石不论海潮涨落, 总是浮出水面,不被海水淹没。
妈祖庙折叠编辑本段
岛上最奇之处,不过于一岛有两座妈祖庙。沿海渔民信奉妈祖本是平常事,但一岛两座妈祖庙,且相邻而立,香
妈屿岛
妈屿岛
火相映,却是此岛 独有之景。 位于妈祖岛北面山麓的古庙是元代渔民从福建湄洲祖庙请来香火而创建的,后庙毁,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重建,1928年重修,是粤东沿海最早的妈宫之一。古庙有正殿,三开间,庙内保存始建的二根梭形石柱。多少年来,人们出海总要到岛上祭拜,并带活鸡放生,以至于岛上鸡群满山,故妈屿岛也称放鸡山。现庙前有座雄鸡雕塑,正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传说,不知何故老庙的香炉一连三次滚落山坡,引起人们猜测,大概是妈祖住久了,想搬新居。于是在香炉落地处,又建起了一座新庙,岛上才有新旧两座“天后庙”。新庙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分门亭、下堂、龙虎天井、拜厅、正堂,规模较大。后两庙皆失修而倾踏,1981年重修。
重修后的天后庙体现了潮汕木雕、石刻、嵌瓷三大建筑艺术特色,尤其是屋脊的薛仁贵、罗通扫北等6组嵌瓷塑像,久经海风吹晒而不褪色,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令人叫绝。庙内天后娘娘像前,有一副对联:“江河湖泊清波浪,通达远近逍遥”,上联七个字全部以三点水作偏旁,下联全部“坐船”,颇有特色。
牡丹石折叠编辑本段
妈屿岛
妈屿岛
岛之东南有天然海湾浴场。在100多米的沙滩中,有一块褐色巨石,裂痕片片,状若花瓣,称为牡丹石,与两旁的鸾、凤二山形成 “鸾凤朝牡丹”佳景,是夏日避暑游泳的胜地。
观海亭折叠编辑本段
妈屿岛
妈屿岛
鸾山有座“观海亭”,因1962年陶铸同志登岛倡建,又称“陶铸亭”。1983年2月,刘海粟时87岁留下“妈屿碧海飞白浪,天风海涛曲未终”题词,现刻于醉潮楼前雕塑上。岛上最高处立有观世音菩萨巨型石雕像,高12米,由大小105块石雕砌成,从海湾大桥上过往时皆可望见。1860年设立的潮海关,位于妈屿岛东南,时汕头开埠的象征,1994年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
老妈宫折叠编辑本段
妈屿岛
妈屿岛
创于元代(1271至1368年),是粤东沿海最早妈宫之一。明万历四十八年南澳副总兵何斌臣拓新之,其所撰碑记堪称妈庙史学瑰宝,已被重刻嵌墙。咸丰十一年重建,1928年扩建,1984年由港胞捐修,1993年“妈生”日重建落成。庙建筑335平方米,恢宏典雅,富丽堂皇,并筑石牌坊、大戏台、寿星石雕、亭阁、碑廊、放鸡立体嵌瓷台等。
新妈宫折叠编辑本段
妈屿岛
妈屿岛
创于清。传说来汕办洋行泉州人吴氏,请先生选中老妈宫数十米远处作墓地,吴来看地,忽见一个大香炉,经打听知它是妈宫的,是“自己飞来的”,便带头捐资,经3年多于此建起新妈宫,比老者规模更大。1983年,由市旅游公司牵头,普宁人泰侨张伯花先生捐7万多元,公司也捐约1万元,合力重修。同年,张华云撰、高煜书碑记竖于庙前。门壁保留清代由100多块石雕石和规格石砌成,古色古香。龙柱工艺超凡,嵌瓷艳丽精美,木雕巧夺天工。
海龙王庙折叠编辑本段
妈屿岛
妈屿岛
这是闽粤罕见之庙。处于老妈宫戏台背后,创于清初,咸丰十一年重建老妈宫时修之。1988年,新加坡北海宫主持人张德法,梦海龙王请他回祖国修庙,便先返故乡福建寻庙而无获,后闻妈屿有庙,登岛果然寻获,便为首带动共108名华侨乐捐而重修之,于1989年11月2日事竣。著名嵌瓷世家许梅三(已故)及其儿子,所嵌双龙夺宝、花鸟、英雄等佳品,熠熠生辉。是当代潮汕工艺珍品代表作之一。
望海观世音折叠编辑本段
妈屿岛
妈屿岛
望海观世音巨型石雕站像屹立在全岛峰巅尖山顶上,由白石精雕细刻而成,望海观世音菩萨巨型站像,庄严高耸,露于绿丛,为乘车从海湾大桥而过者所瞩目,赞叹不已。 它落成于1994年5月29日,雕艺高超,面容端庄,维妙维肖,其左手拿甘露瓶,瓶口向下;右手执柳枝,拈露洒人间,形象动人。这座高达12米(含莲座2米),由总重10多万公斤108块石雕砌成,当时是由市工艺美校设计,惠安县石雕高手刻后远途载来。其左竖一石灯。又有册形石板刻着诗僧定持所书二诗,韵妙墨妍。
东海普陀山寺折叠编辑本段
在新妈宫东南墙边,创自清乾隆甲午年(1774),现存大殿后墙,搭篷奉供佛像供善信祭拜,政府宗教部门已批准重建,正在筹资。寺有两块重要文物碑刻幸存,一是“东海普陀山”寺匾,上下小字刻“广东南澳镇标右营把总姚高敬题”、“乾隆三十九年(1775)二月谷旦立”;二是“开山三寺正瑞和公莲位”碑,内载正瑞大和尚共创三寺(其一东海普院山寺)、重兴五寺、修路50余里、修桥70余处,堪称大德。
海关折叠编辑本段
妈屿岛
妈屿岛
这是潮州新关,由中国人管理,也称“常关”,为营仔山上两座平房。咸丰三年(1853年),潮州与香港贸易猛增,粤海关就在妈屿设海关,筑两座各150平方米平房(市文保单位),因此前在庵埠已设海关,故妈屿者称“潮州新关”,同治二年即1863年迁入汕头市,1901年被潮海关接管。7年后在岛南靠海处,又设立潮海关,由外国人掌管,故也称“洋关”。建一座两层洋楼为洋人头目税务司等所住(2002年被拆),附近再建两层大洋楼为海关人员住(俗称“引水楼”,1991年因属危房被拆)。
天然海浴场折叠编辑本段
海浴场位于东南面,可远眺南澳岛,近观鹿屿,是约100米长月眉形海湾。沙滩平坦洁白,海水碧透清绿,是沐浴天池。两侧凤、鸾二山,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海滩中间,突起一座小石峰,裂痕片片似花瓣,故被称为“牡丹峰”,与左右山形成“鸾凤朝牡丹”佳景。滩顶木麻黄绿树成带,可供泳者避暑。冲淡室、餐饮室、酒楼为泳者提供种种方便。浴场海蚀岸石刻着赖少其颂妈祖诗、曾鸣“南岛奇峰”、陈大羽“听涛”等绝笔,为岛增彩。
更多景点折叠编辑本段
妈屿岛
妈屿岛
此外,岛上还有双忠庙、伯公庙、友谊亭、观海亭、醉潮楼,和附近鹿屿灯塔等古迹新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今交通方便,于海湾大桥下西侧码头,停车然后乘船约1公里远即可登屿,已成为潮汕游热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