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庭兰,增城市胡屋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应乡试,荐为第一名,但因策论中有讥讽执政者之语,被御史罢去。到嘉靖二十八年再试中解元,次年中进士。嘉靖三十五年夏,出任提督福建学政。时倭寇扰福建,庭兰受命抗倭立下大功。庭兰晚年在凤台书院主持讲学,融合王守仁、湛若水学说,著有《诗意讲意》、《相江子集》。庭兰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晚年倡建城南雁塔。一生操守高洁,为官二十年不染指俸外一文钱。卒年75岁。
李肖龙,字叔膺,增城龟峰铺(今增城荔城街龟峰里李屋)人。其父李光发为南宋的通直郎。李肖龙在咸淳七年(1271)中进士,官历赣州司户,代理长乐(今五华)县事,太令,朝议大夫。李肖龙为官清正严明,在他出任代理长乐县事期间,因知县腐败,常有大姓人家欺小姓人家,小民受苦,治安混乱等现象。李肖龙上任后,先惩治大姓人家又立纪法,组织乡兵,并禁止男女为巫,规理婚姻,兴办学堂,使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百姓安居。
李肖龙精于六经、九流、杂技、尤喜谈兵,文章根基深厚。著有《易传》、《崔清献言行录》、《见闻录》、《五教编》等。今在荔城街百花林留有李肖龙的摩崖时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