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屯兵遗址

家乡区县: 河源市紫金县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南宋朝丞相文天祥在江西永丰抗击元兵,败后,率部由福建汀州转移至循州(今梅县、兴宁、五华一带),后驻扎在紫金县南岭镇八个月。至今留传很多故事。永安(今紫金县)县志首志撰编叶春及,在编撰永安县志时,曾遍访各地,搜集事迹材料,并将文天祥故事、遗址载入永安县志,云:

“永安有南岭,南岭有文信国(文天祥封信国公)、邹处置(邹凤,被任命为江东西处置副使)之迹,邑若增而重矣。余故特书,以重兹邑。”

竹叶诗 1277年,文天祥率兵由兴宁经长乐(今五华),至琴江都中镇约练方甲(今紫金县中坝镇广福村)岐山寨的碧云洞小驻,题有竹叶诗一首:

“大节千宵日,虚心效圣贤,

文山聊写意,挺拔万年坚。”

离开碧云洞时,又写下“壮帝居”3个大字于墙上,后人临摹《竹叶诗》及“壮帝居”3个大字,镌刻在碧云洞墙壁上,至今尚存。

甘泉胜迹 传说南岭水口(今南岭中学路下河畔)有一毒泉,饮之即死。文天祥驻南岭时闻讯,即用宝剑于中旁划石“甘泉胜迹”四字,水毒尽祛,于后饮之,可清热解暑,健胃止泻。后人临摹文天祥手迹,在巨石上刻“甘泉胜迹”四个大字。今此四字仍存,过往南岭中学桥上可清晰看见,而泉井已被当地修筑水坝时淤没。

大忠庙 又称文爷祠,是后人为纪念文天祥所建。坐落在今南岭镇水口村,原“甘泉胜迹”之上,即今南岭中学所在地。始建于明朝,清代重修,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大忠庙是仿丞相府式样建筑,由大门、前厅、正殿三部分构成。大门内进前厅,两侧有房,又进为大院,一侧有房,由院拾级而上,正殿前设一祭坛。正殿内置5米多高的文天祥塑像。大门石柱上有举人钟时行所撰对联:

“蒙难已三年,想燕北艰贞,只觉陆①死海,张②死山,尚逊从容就义;

驻师才八月,数南岭事迹,浑如韩③寓潮,苏④寓惠,同流尸祝芳声。”

内有举人温太和所题两副对联。

其一曰:“垂戴数言,写我一生读书史;

划石四字,令人千古吊忠魂。”

其二曰: “正气不随元日月,

丹心独照宋山河。”

另外,南岭尚有许多诗联碑记。现南岭中学内尚存上述三联并少许余墨残碑,字迹模糊。此外,南岭还有“生点竹”“倒插竹”等景观。

Angel倾情(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