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三中

家乡区县: 湖北省洪湖县

洪湖三中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石码头中学,1987年变更为洪湖市第三中学,当时只有4个高中教学班,学生不足200人,教室、寝室、教工宿舍全是低矮、窄小的平房,学生四人共用一张高低床,不足十米的寝室要挤进二十四人。条件简陋,管理落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最好的年份也只有三、五人闯过高考录取线。

目前,我校已经发展为一所规划整齐、分区清晰、环境优雅、质量过硬的市直普通高中。今天来到三中,穿过长达七十米、内容丰富的文化长廊,顺着高大庄重的校门走进校园,可以看到一条五米宽的水泥校道与多条水泥校道共同构成校道网络,可以看到教学区教学大楼、综合大楼与生活区学生公寓、教师宿舍楼比肩而立,可以看到休闲区葱郁的松柏,如茵的草坪,古雅的橱窗,爽心的景点,可以看到运动区齐全的设施,宽阔的运动场,封闭的围墙。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综合大楼内,设有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藏书室、阅览室、科技活动室、档案室和校史陈列室,还有办公室、实验仪器保管室、体育器材保管室、文印室、大小会议室、广播室等。学生食堂、车棚、厕所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运动区内设有240米环形跑道,四个标准羽毛球场,另有水泥篮、排球场各两个,乒乓球台6张,单双杠4副。此外,学校还购置了大量教学配套设施、师生生活设施,开辟了85亩学农养殖基地。

干部配备实行了年轻化、专业化。校长胡贵清,44岁,大学学历。副校长曾朝阳34岁,研究生学历。中层干部5人,全部为大学学历,40岁左右。有专任教师64人,学历合格98%。

组织结构健全。设有校长办公室、党支部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工会、计划生育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保卫科。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支部和工会分别起到了组织保障和民主监督作用。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五育并举、全员发展”的办学理念,倡导“文明、友爱、进取”的校风,“敬业、厚德、博学”的教风,“惜时、善思、广才”的学风,学校校训为“诚信、严谨、求实、拓新”,校歌为《明天会更好》,校树为香樟树,校花为广玉兰。

学校注重教学目标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管理特色。

1987年至今,学校稳步发展,亮点纷呈,出现了生机盎然的可喜景象,表现在:

(一)学校规模逐步扩大。1987年洪湖三中只有4个班,192名学生。至2008年11月止,学校发展到19个教学班,872名学生。

(二)教师素质明显提高。2008年在职教师64名,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的62名,学历达标率为98%;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5人,占在职教师的7%,中级教师31人,占在职教师的48.8%,初级教师21名,占在职教师的32%。

(三)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从2001年以来,学校改建了校门,兴建了教学大楼、综合大楼,充实和完善了微机房、多媒体教室,添置了大批体、音、美教学器材,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系统,购置了一体化胶印机和集复印、扫描、传真一体的先进办公设备,开辟了宽带校园网,学校办公条件、教学设施步入了现代化轨道。

(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这些年来,学校切实加强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成立了教科室,不断探讨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效果等,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近三年的高考中,洪湖三中高考成绩年年上线率在95%以上。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竞赛奖项5人次,省级奖项的22人次。

近年来取得可喜成绩的原因,归纳起来:一是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三中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为三中配备较为优秀的教师,为三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二是全体师生继承和发扬“开拓进取,勤奋拼搏”的优良传统,齐心协力,锐意进取。

一学校领导班子的更迭

伴随改革开放的号角,洪湖三中的学校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学校由最初的书记挂帅到今天的校长负责制,教师队伍的扩展由上级分配制到今天的自主招聘制,体制建设逐步规范。

1987年,邓远禄担任洪湖三中第一任校长,1991年8月调离;同年8月张文焕接任,94年2月张宗洋担任第三任校长,2002年4月,张宗洋调离,叶启彬担任校长,2007年7月,胡贵清接任至今。

果粉朵朵(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