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铁路的建设历程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新浦区

清末时期

自汴梁(今开封)至洛阳的汴洛铁路是依照芦汉铁路的支线修建的。1904年10月开工,以郑县车站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施工。1909年12月竣工,全长183公里。

民国时期

1912年9月,北洋政府与比利时签定修建1,800公里的陇海铁路借款合同,以汴洛铁路为基础向东西方向展筑,两段工程于1913年5月同时开工。1915年5月,开封至商丘至徐州段通车,长277公里。同年9月洛阳至观音堂段30公里竣工。1920年5月,北洋政府又与比利时和荷兰签定了借款合同,继续修建陇海铁路。东段徐州至海州的大浦198.3公里,于1920年开工,1923年竣工。西段观音堂以西的线路,到1927年11月,修至灵宝。
南京政府铁道部于1928年成立后,决定续建陇海铁路。灵潼(潼关)段长72公里,1930年11月开工,1931年12月竣工。潼西(西安)段长131公里,1932年8月开工,1934年12月竣工。西宝(宝鸡)段长173公里,1935年1月开工,1936年12月竣工。灵潼段是将比利时退还庚款的剩余部分作为借款修建的。潼西、西宝两段的国外购料由法国财团承担。
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长154公里。这段铁路工程复杂艰巨,南京政府忽停忽建,朝令夕改。从1939年5月至1945年12月,用了近7年时间,才勉强竣工。通车后,塌方事故不断发生,被称为陇海铁路的“盲肠”。

新中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4月继续修建天水至兰州段,1953年7月完成,至此,陇海铁路全线修成通车。1955年以后,相继开始兴建郑州、兰州、徐州、商丘、西安、宝鸡等枢纽工程;1956~1970年郑州至宝鸡分段改建为复线,其中在三门峡水库工程地段还进行了相应的改线;1980年郑州至商丘复线建成。2000年宝兰二线工程始建,该线路东起宝鸡站东闸口,西至兰州东站西闸口,全长487 公里,为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是西北地区东通路扩能的重要工程。宝兰二线也是我国电气化增建二线最长的铁路,全段特大桥22 座、大桥 67 座、隧道108 座,桥隧总长 106.89 公里,占全线总长的 22%。复线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并已实现了全线铁路电气化。这条铁路工程艰巨,如宝鸡至天水段,穿越秦岭六盘山,上行沿渭河峡谷北岸延展,依山傍水曲行,地质、地形都比较复杂,下行高桥长隧,直线前进。它的建成通车,对开发中国西部地区尤有重大意义。

茜茜小美吕(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