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樱花

家乡区县: 湖北省新洲区

武大樱花

 

更多图片(80张)

武大樱花(全称武汉大学樱花),最初由周恩来总理1972年转赠。1982年,为纪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友协和日本西阵织株式会社又赠送武大100株垂枝樱苗。1992年,在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际,日本广岛中国株式会社内中国湖北朋友会砂田寿夫先生赠送樱花树苗200株。现今武大校园各处的樱花树苗,除园林工人自行培育的之外,大多都来自于此。 每年武大都有大量游客赏樱,高峰时期进校赏花需买门票。

 

中文名称:武大樱花

外文名称:the sakura of Wuhan University 

地理位置:湖北/武汉/武汉大学内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三月中旬

门票价格:20元

著名景点:樱花大道

数量:1000多株

品种:10多种

樱花概述

 

武大樱花

武汉大学的樱花已经有着很长的历史,更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关于武大樱花多数人并不很清楚,只是停留在日本军人栽种的那种认识状态上。因此美丽的樱花虽然渲染春色,给了人们美的享受,但也带了一些“烦恼”。有人认为樱花是国耻的象征,有人说不要把樱花复杂化;有人说武大因樱花而美丽;也有人说樱花因武大才迷人。

 

樱花来源

1939年日军当年在武大种下的小日樱花不超过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樱花大道上,至今那些日军栽种的樱花树都早已老死。抗战胜利后,武大于1946年10月复归珞珈山;

 

1947年3月,武大生物系师生观察发现,校园里共有28株樱花树开花,它们均匀地分布在老斋舍三个拱门之间及其两侧的四个门栋前(每个门栋前各有7株)。

 

1957年,武汉大学对这些樱树进行了更新。

 

1973年,武大农场又从上海引进了一批山樱花,同时再次更新了已老化的樱树。由于樱花树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只有二三十年,1939年由日本人种下的第一批日本樱花,50年代更新时已基本死绝。因此,我们今天在武大所看到的日本樱花,已远非当年日军所留下的花种了。

 

中日邦交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向我国赠送了1000株大山樱,其中800多株留在了北京,种植在玉渊潭、植物园及陶然亭等京城几大公园里,100株植于周恩来曾居住过的南京梅园新村,中央有关部门将其中50株转赠给武汉大学,由园林部门栽植于半山庐前。这批大山樱于1976年开花。

 

 

樱花现状

本来樱花只在老斋舍前有栽种,80年代,武汉大学成立绿化委员会,楼、人文科学馆以及行政大楼等处。

 

点击查看图片

武大樱花照片集

武大还经常将自己繁殖培育的各种樱花品种赠送给其他兄弟院校和社会单位,如1988年就转让16株名贵品种垂枝樱花给当时的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在财大的思园落户生根,1991年又转让200多株3个种、近10个品种的樱花树苗给北京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园。

 

武大园林部门正在继续努力采取有力技术措施,保护樱花,并不断繁殖和培育新的樱花品种,以求更进一步地美化珞珈山校园。

 

2011年,武大校园内已有樱树1000多株,内含日本樱花(即江户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桃(经常被误称为云南樱花)共四个植物学种和十多个栽培品种或变种

张文静(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