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射干

家乡区县: 贵州省黄平县

射干,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痰火邰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1、入药部位

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2性味

苦,寒。

3归经

归肺经。

4功效

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5主治

热毒痰火邰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6用法用量

3-10g。

7使用注意

病无实热,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8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呈不规则形或长条形的薄片。外表皮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可见残留的须根和须根痕,有的可见环纹。切面淡黄色或鲜黄色,具散在筋脉小点或筋脉纹,有的可见环纹。气微,味苦、微辛。

9生理特性

射干,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横生,鲜黄色,呈不规则结节状,长3-250px,直径1-50px。表面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偶有茎基残存;下面有残留细根及根痕。质硬,断面黄色,颗粒性。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常生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杂木林缘。

10产地

分布于全国各地。

11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2.《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3.《本草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孙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乌翣膏。张仲景《金匮玉函》方治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症瘕自除矣。”

遇@见(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