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尉氏县大营乡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村里就是扮演者被遗弃的角色。别的村里有了“架子车”,我们那里还没有车,我们有了“架子车”,人家已经有了自行车。然后就一直这样,但是我也不是贬低我们家乡,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家乡总算也是变了样子,“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瓦房子变成了楼房,一切都变了样。但是我们想一想,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最终我们还是落后了。
我们村在中牟县和尉氏县的交界地,也就是开封市和郑州市的交界地,在我小的时候,郑州和开封还不是一家,我们打电话的时候总是要向村子的南边跑一跑,因为这样才可以变成市话,但是现在政策宽变了,中国移动把郑州和开封都归为同一个区号0371,所以我们就再也不用跑着打电话了。
我在家乡也生活了20多年了,所有的变化我都记得一清二楚,最重要的就是修路的问题,我问们大街从我出生以来就是泥泞不堪,不管是下雨还是晴天,路面基本上没有干过,即使是干了也是坑坑洼洼,在中牟县绝对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中牟县的政府总是及时的给村里的老百姓修路,即使是没有铺上柏油路,也会把路面重新平整一下。在对比一下农业方面,我的家乡基本上是以小麦,花生,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没有大棚种植之类的现代农业经济,在中牟县很早就普及了。我也希望我们县城能够尽快发展起来,我还是很看好我的家乡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