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镇共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29040万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0年全镇计划各类水利工程279件,完工279件。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工程1件,烟田建设工程1件;坝塘工程5件;小流域工程1件,小康水利工程1件,抽水站沟道改造1件,新建���耕道路1件,各类沟渠清淤270件(长59.1KM),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件,解决了419人、307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改善灌溉面积3585亩。新增蓄水9.9万立方米,投入劳动积累工20万个,工程总投资394.88万元,其中各级补助237万元,群众投资和以劳折资157.8万元。
--教育基础设施方面:投资15万元建成龙河完小师生宿舍楼;投资80余万元的刘家明德希望小学教学楼及附属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80余万元的永兴完小综合楼已完工。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方面:投资近70万元建盖了996平方米的业务综合楼,投资10万元对门诊综合楼、病人厨房、病房进行了装修改造。
--青山嘴水库建设:密切配合州、市党委、政府以及移民部门做好青山嘴水库建设,完成了"三通一平"工作,修通进库公路5.38公里,2009年已正式截流。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49997亩,完成了4500亩封山育林任务,封山育林面积累计达18500亩,天保公益林105亩,义务植树2000株,巩固退耕还林2429.9亩,兑现退耕还林补贴款63.1774万元;全镇森林覆盖率达55.4%;完成2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
东瓜镇立足镇情,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巩固粮烟支柱,积极培育以下产业:--粮烟生产稳步推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总产量达1225.1万公斤。全镇规范化移栽烤烟2350亩,完成规模化连片面积500亩以上1片590亩,圆满完成省级优质烟示范样板,完成38万公斤指令性任务和 11.78万公斤出口备货任务,实现烟叶收购总值 880万元,均价20元,实现烟叶特产税176万元。
--优质米产业初具规模。依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精米加工厂开发的"岁福香"牌无公害优质米,发展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稻品种,带动千家万户的生产,从而带动农民增收。2010年示范种植无公害优质稻1000亩,产值280万元,比种植常规稻增收35万元。
--培强做大蚕桑产业。蚕桑种植是我镇的优势产业,通过"支部 协会 公司 基地"联农户的模式,形成了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蚕桑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全镇蚕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全镇有桑园5651亩,桑农978户,投产5651亩,全年饲养蚕种6881张,产鲜茧142.4万公斤,实现产值1281.6万元,平均斤价18.00元。全年养蚕收入上万元的桑农有480户,5000至10000元的有290户,3000至5000元的有50户,3000元以下的有80户。
--引进莲藕种植,发展观光农业。利用近城优势,依托开发区规划建设的彝族民居大观园开发民族旅游业的契机,引导农户种植浅水莲藕400亩,亩产值达10000多元。在荷花盛开的季节吸引游人参观,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开办"农家乐"旅游项目。莲藕种植正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产业。
--利用近城优势,扩大商品蔬菜种植。我镇地处开发区,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好非常适合发展商品蔬菜。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经济附加值高的新优品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茶叶产业在当地小有名气。2010年全镇有1个茶场,面积 132亩,全年采收茶叶2300公斤,实现产值6.9万元。
--发展假日经济。全镇共有农家乐25个,年累计创收 168万元。各类消费品市场成交额达3022.80万元。
--发展养殖经济。新建牛冻精改良点 1个,投资 3万元。2010年,全镇生猪出栏27386头;大牲畜出栏3313头,山羊出栏2758只;家禽出栏114968只;家兔出栏276只;肉类产量达 152万公斤,实现畜牧业产值 6323万元。
--发展非公经济。2010年全镇已有乡镇企业及非公经济 2952个,从业人员8701人,乡镇企业收入完成463009万元,税金12501万元,工业总产值442000万元。
--壮大劳务经济。2010年,全镇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0093人,其中国外 0人,省外310人,省内9783人,实现劳务经济2828.83万元,全镇人均劳务收入432元。
--个私经济发展迅速。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商强镇、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和大力支持个私经济的发展。至目前,我镇建成综合农贸市场3个,商贸住宅小区15个,专业市场4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