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开口前快速而系统地思考一下?

家乡区县: 北京西城区

以下是我读中学时草拟的,一套与人为善的规矩。内容虽然浅薄,却极适合初学言谈的人揣摩。谨希望,这能对題主的成功有所帮助,更能予您些许启发。

首先,若非他人主动提起,当有三不言:

“不与人言任何疾病,恐怕他正患有这病,更以为你是有意讽刺他。”

“不与人言任何政治宗教,恐怕他正厌恶这思想,更以为你一无是处。”

“不与人言任何隐私。暴露自己的隐私固然不妥,更恐怕他一时受了馈赠律影响,也把隐私说出来,事后必要恨你了。”

有此三不言的基础,就好随时思虑周详了。

思虑也是有其步骤和变化原理的。这里略为卖弄几个见解,让您见笑了。

见解一:心正口稳。与许多能人打交道后,我发现,比起快而高亢,慢而富有条理的言谈举止往往更能打动听者。尽量放缓语气,斟字酌句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罢,这能使你获得尊严。
恰好比,知乎上来得迟的答案,往往是好答案。

“老师,您说后世学人多尚工部,罕仿青莲,是甚么缘故?”
“无它,杜拾遗工也,吾诗纵不能肖,亦无大缺憾。论及太白飘逸出尘句,倘不能肖,实自辱耳。”

见解二:如立王前。題主不妨设想此景:倘若眼前这人是国王,我又该用甚么口气说话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我等草民岂不会自然而然地,去深思熟虑,且常能在恭谦和顺中,现机智深刻的回答么?毕竟,这可是国王啊。

“老师,我们要如何去倾听?”
“从字上听,尽矣。”
“抱歉,学生愚钝,不能明白。”
“聽。When you listen, you listen with your Ears (耳), and your Eyes (目), wholeHeartedly (心), as if you are listening to the King (王). ”

见解三:爱人如己。真诚的爱人,关心人,不可揭他伤疤。须知你我本没有什么不同,也不能高过彼此。那么,何必争这一口气呢?又为什么不能尝试做朋友?我总以为,人在求友情时说的话,最动听。

“老师,我是不是真的要走了?我是不是真的不能回来?”
“昀麟,二度别离,我还有十六个字送你。你若能记住,甚好。你若记不住,那也罢了。“

欢迎私信我,祝題主万事顺意。

最后补充一点,当題主对自己有信心,而大多数人却不能接受您的观点时,就请默默离开罢。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有道则仕,无道则隐。

每个人都有命运安排好的群体和圈子。倘若还没有找到和自己一样的人,不过是因为,走的路还不够长。

附带说一句,昀麟是我小名。

“千载其哀夫。光阴穿梭,尧舜如昨。”

----------------------------------25/1/2015分界线-----------------------------------------------------
感谢诸位的赞同和美誉。
看到支持过百时,我是既惊且喜,复转为愧。
惭愧极矣。
我何德何能,竟可收到百来个赞许?
更有一些朋友,在私信中来函向我询问,是否有其它的笔记和心得。
抱歉,我本是易喜易躁的,又没个定性,更兼工作繁忙,恕不能尽快答复了。
原先打算再冒充一次“善知识”,无奈肚中少了墨水,实在拗不出来。
这里谨更新一些我对“开口批评”的见解罢。
希望不会离题太远。
----------------------------------25/1/2015---------------------------------------------------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

我以为,诸位大约是温和、自律、理性或者勇于进取的人,虽然偶尔放纵,到底是心里守规矩的。不然,决不能这般见贤思齐,来到知乎,更不能每天都如此勤奋刻苦。

我以为,诸位大约不愿意伤害他人,尤其不愿伤害爱自己或自己所爱的人。

然而,人而友我,孰能无过? 当亲朋好友有了过失,我们却旁观者清时,若不加以劝导,难免心中怀愧。若是贸然指摘,竟致亲有不豫色,那么,两心就都不好受了。

在此谨提出一些我对如何批评他人的看法,目的是,让诸位更有效的给予批评,而不至于陷入尴尬。

我毕竟见识浅薄,思想难免有极错谬处,望诸位能给予严苛的批评,我好及时更正,勿误后来人。

我的私信保持开放,但是,倘若您需要快捷的回答,建议您还是发表评论罢。诸多知友的才识都远在我上。

是为序。

------------------------------------------------动笔线------------------------------------------------------------

26/1/2015,颠倒了例子和见解的顺序,方便诸位查阅见解。
26/1/2015,见解序号与例子序号对应,例子在最下处的几行。

-----------------------------------------------批评术的基本原则-----------------------------------------------

见解一:既为我友。当亲朋好友添了过失时,我们所需牢记的第一要律,乃是既为我友。我非完人,既为我友,孰能无过?于情于理,我们皆不该向外人抱怨。

“咱们都是刁家庄的人,胳膊肘不能往外拐呀!”---《烈火金钢》刘流

倘若,诸位觉得朋友或晚辈有对自己不住,或者欠思量的行为,就该暗中直言,万不可四处发牢骚。须知,牢骚全无益处,只会教听者以你为轻浮。
此外,倘若这牢骚传入当事人耳中,他总要伏在黑巷里,趁你放工路过时,迎头打一棒,背后捅一刀,把你搓扁揉圆,以示薄惩。惨痛之训,肺腑之言,不可不引为前车鉴。

见解二:仰彼衣食。诸位所要批评的对象,绝不可是您所隶属的公司、学校、部门等衣食父母。这点,刘墉先生在《我不是教你诈》中,已有专篇论述。我粗陋无知,为免丢人现眼,恕点到为止。

-------------------------------从下面开始,便是如何批评别人的技巧分析了-------------------------

见解三:别家花开。批评时,切不可拿当事人与他人作较。所谓“别人家的XXX”,乃是家中父母长辈的一大杀手锏。您若是比长较短,即便说的话合情合理,对方也断然会一跃而起,把您割席。

见解四:总怨春迟。对自己想要批评的事,请务必从速说出。顶好的是,一有单独相处的机会,立马给予批评。很多时候,我以为,这就同生气一般,恨得愈久,愈发怀恨。批评来得越迟,就越不易被接受,更不易被感激,且容易记忆偏差、无的放矢。

见解五:一言成教。倘若诸位所欲帮助的人,能够耐心听从您的批评,那么恭喜了。因这样的朋友本是稀少的。只是,您在批评后,切切不可旧事重谈。因为哪怕是极高贵无私的女子,也绝不能承受重复的批评和指责。

“一摘使瓜好。”
(唉,世上怎会有这般事?)

见解六:多情总似。诸位批评人时,应尽量一次止提一事。批评的事项过多时,就与爱情过多一般,会教人迷失重点。子云“过犹不及”。譬如:
(奴颜婢膝)“夫人,您最近的开支只怕有些问题啊....”
(勃然色变)“嗯?”
(诚惶诚恐)“夫人! 我们家少把凳子啊。凳子与须刀等价,不贵的...”
(面容渐和)“嗯..."
(投石问路)”夫人,除了少把凳子,我还缺须刀...."
(面如止水)“嗯。”
(如见曙光)“夫人,那您是决定..."
(风波又起)“汰!不是答应买凳子了吗?你这混人,我已尽了责也!”
受批评者会因为感觉已改正,而对其他批评不满、大怒。

见解七:不得道歉。道歉乃批评之死敌,徒然削弱了言语的力量,且教批评者显得缺乏信心、没底气,乃至忘了批评。言语中的道歉,尚且难以为继。更何况,道歉等如是暗示对方,快来安慰我。何家子温厚乃尔?受汝骂矣,尚须相慰?

见解八:免却铺陈。诸位的本意,许是怕受批评者难堪,先予他二两麻油润底。论及结果,却往往是令对方坐立不安,以为您有天大的事在喉。又或者,以为您的批评势将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般狂风骤雨的批评,我以为,凡人会自认担不起。譬如,被我唤去教员室的学生,脸色多是惨白惨白。

见解九:严禁讥讽。论及所谓讥讽,我以为,其动机不外乎鄙视、嘲笑、谑骂、畏惧。你讥讽他,他就不听你话。事实证明,就是如此。

见解十:撇开动机。无论如何,不得使用老是、总是、从来、从小等词!这里提供几个情景:

情景一
“请等一下,容我说完,不要打岔。”

情景二
“你个二伯公!从来不肯让老娘说完!”

情景三
“我付出了多少,你从来不在乎。”(太常见了,不得不加粗。)
“你老是想方设法让我生气!!!”

见解十一:非不愿也。不可提出对方办不到的事情。譬如,变得善良。

 

wzm1231(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