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胡紫薇近日发了一篇文章《今天你“日狗”了么?》,怒斥王思聪在微博po日狗照为"恋兽狂",说这是“一个人类去和某种特定的非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的其他哺乳类动物进行交配”,没教养、太恶心,不是一个国民老公应该干的正事。我觉得胡紫薇的心态就和老韩很像:“日了狗”和“肏”字一样,根本就不应该存在的字眼,更别说被大众戏谑,形成网络狂欢。
胡紫薇以为王公子演示日狗、展示低俗,其实这句话并非他的首创。“我真是日了狗”这句话怎么来的?我帮胡老师考证一下:这是OL玩家阿倪蛋糕店在斗鱼TV直播的时候,有一次玩船长被对面AD妖姬压,紧急时刻说了一句“我真是日了狗了”,然后出了一把贪婪之刃,成功翻盘。由于直播时网友甚多,这句话非常带感,迅速传到其他网络空间。作为兼职段子手的王思聪,追一追这么带感的网络热词,和你我发你懂得、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我勒个去没什么两样,只是想当一把跟风狗。不同的是,他入戏太深,要把跟风进行得更彻底、更有冲击力。
胡紫薇认为,作为富二代、国民老公、准公众人物的王思聪,这么干不妥。我想王健林宁可多看一眼自己的股票,也不愿意管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儿子。没有人真把国民老公当真,天天蹲点微博等着翻牌,就像没人相信韩寒要全民抛绣球卖小野一样:对这样的事认真,你不是输了,是傻了。
在网民眼中,国民老公无非是一个有钱爱玩的段子手,在“老公操我”的队形贴下,没人相信会有女生脱光衣服等他来日,这是段子手和粉丝形成的社区默契。只是和绝大多数富二代闷声用大钱玩表玩绿茶还玩绿茶婊不同,高富帅王思聪居然有着屌丝的爱好:爱玩多塔,刷微博,有时候还可以恶搞自己。胡紫薇不混网络,只看到了压在狗身上的恶心富二代,却不知道床上的只是个参与网络话语狂欢的段子手。对于王思聪身份的认知错位,让胡紫薇忍不住砸挂起来。
给王思聪扣一顶“伤风败俗”、“没有教养粗鄙”的帽子,似乎要他为汉语世界的堕落负责。这样的担子他肯定挑不起。在互联网已经全面接管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在,连习大爷都用“点赞”、“蛮拼的”、两会发言人频频使用“不能任性”、“你懂的”这样的热词假装接地气,再去挑网络用语是否能够进入生活根本没有意义。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日了狗”这类带生殖器属性的粗鄙语言能不能被公众使用?我们应该有这种信心:只要这个词语足够有生命力,它会在反复使用过程中脱敏。
不妨回想一下:当初多少人说“屌丝”粗鄙,现在“屌丝”不再是私处毛发而是自嘲用词,“我擦”已经取得“天呐”一样的语体作用,“草泥马”也在神兽化过程中变得和蔼可亲。日狗不算什么脏话: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是当代文学名篇,而在2010年,《计算机世界》头版还刊发过《狗日的腾讯》的特稿,汉语世界颠覆了吗?,“日了狗”这个词汇更不会因为王思聪摆个pos,成为污染汉语的重大元凶。
胡紫薇说,“我们满嘴生殖器,全面退回到一个民族的口唇期”,读到这一句我只能下意识说一句卧槽!恰恰是我们面对涉性词汇的故作洁癖,才会有这种扭捏。所有蹿红的热词,无意义也好(比如贾君鹏),有政治利用价值也好(如正能量),涉性也好(像草泥马),都会在传播过程中冲刷、洗白、解构,乃至登堂入室,成为新的话语,也会被迅速遗弃。
胡紫薇还别不信,像“输出价值观之前成为大国”这样意义含混的庙堂之词,不也在网络调侃和解构变得和蔼可亲了吗?“日了狗”没什么可怕,他日不翻我们的汉语世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