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欲望浮世绘中的饮食男女(2)

家乡区县: 湖南省沅江市

之前看《金瓶梅》一书时,潘金莲一直打压李瓶儿,李瓶儿从未还手,西门庆只知道和稀泥,并没有站在哪一边,对于这样的故事套路设计我一直耿耿于怀。一方面,我一向爱憎分明,看作品时,夹杂主观因素太多。另一方面,按照国内宫斗剧的情节套路,我自然而然的把西门庆当成一个“皇帝”,潘金莲与李瓶儿是他后宫中两个宠爱的妃子。后宫争斗,必定是一死一伤或两败俱伤,再无可能相安无事。但众多宫斗剧告诉我们,双方明争暗斗时,总是你来我往,一方崛起另一方倒下去,如此反复几个回合,直到最后,才会是一方赢得最后的胜利,而且那个胜利者呈现给我们的价值观似乎“三观很正”。

而在《金瓶梅》一书中,上演的竟是潘金莲一直打压李瓶儿的戏码,李瓶儿一直没有出招,看得我满心焦急,真想钻进书里替她出手收拾潘金莲,狠狠出招,让她消停。我为什么期待李瓶儿出招?如老师在书中所言,李瓶儿在嫁进西门庆家之前,也是一个聪明有敏锐头脑的狠角色,并不是贤良淑德待字闺中的女子。

所以我一直等着李瓶儿出手翻盘,结果我挠心抓肺般等来的,却是李瓶儿的死耗。气得我“郁结于心”。那时候,我一直不明白李瓶儿为什么不还手,不与潘金莲正面交锋,将潘六打一个措手不及。大概是去年,看到左老师关于《欲望的浮世绘》的后记文章,我忍不住向老师提出了我的疑问。现在,看完老师的这本书,我彻底明白了李瓶儿的变化。

李瓶儿死后,西门庆那样一个浪荡子,居然会一哭再哭,从“悲恸的哭”到“剐心肝般的哭”,再到“两泪交流放声大哭”,最后到“跳起三尺高放声号哭”,可见真感情流露。但我看到此处反而发笑。尤其看到“跳起三尺高放声号哭”时,我居然笑起来了。这种时刻,我总会在脑海幻想着西门庆的模样,那跳起三尺高来放生号哭的风流浪子是什么形象?如果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或者以荧幕方式呈现出来,不知道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大概是别有一番风味吧。

每次见老师在点评西门庆的笔墨上,我嘴角总会掠过一丝笑容。之前不管我看《金瓶梅》本书,还是看其他一些解读《金瓶梅》的相关书籍,都没能够让我感觉到西门庆是这样一个好玩的人。老师妙趣横生的笔墨让我对西门庆有了重新的认识。只有在老师的剖析下,我才发现西门庆竟然是一个有趣的“可人儿”。我总觉得西门庆这个人物,生来就是一个笑话(原谅我的浅薄理解)。

尽管我见西门庆每次“一本正经”时会觉得很滑稽,但在老师剖析李瓶儿病倒之后的章节中,有一段这样的话看哭了我的眼。

“在这个充满欲望的世界中,人在食色需求的最低层次挣扎时,李瓶儿受尽了委屈,却赢得了真情。在这个时候,西门庆与李瓶儿之间竟有了普通夫妻患难与共的真情以及相濡以沫的温馨,西门庆表现出的细致,对李瓶儿的关心怜惜,多少让人感动。”看到此处,莫名的就动容了,也正如老师书中所说,“《金瓶梅》一书告诉我们,是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是人都有感情流露的时候。”

老师引张爱玲的那句“通往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阴道”,证明李瓶儿对西门庆的感情。看到后来,李瓶儿死后,西门庆对李瓶儿的相思和怀念,我才真正体会到李瓶儿嫁给西门庆之后的变化以及她的委曲求全。

想起一首歌里唱:“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这清晰的话语,嘲笑孤单的自己……”李瓶儿或许真的是想与西门庆平淡安静地生活,一起白头到老吧。而潘金莲懂得这个道理吗?应该不会懂吧,没有真爱过的人又怎么能够体会到,面对爱人的离去,是多么的痛。

李瓶儿与儿子官哥的死因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都是被潘金莲所害。她活着的时候,与潘金莲的战争中,一次次的忍让与败下阵来,但死去之后却永远留在了西门庆的心里。或许这就是老师所说的,归结为命,她前世欠了太多潘金莲的,这一世来偿还来了。

想看女人争夺男人时的高手过招没有,那就看看高手与菜鸟的对决吧。高手自然是指潘金莲,菜鸟嘛,肯定是与潘金莲争锋相对败下阵来的那些女人们。首当其冲的便是潘金莲的镜像人物宋慧莲了。

《欲望的浮世绘》里,看完老师所剖析的“宋慧莲嘚瑟女”一章之后,我突然想起曾经在“对酒当歌”群里,老师推荐我们看《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的第一集时,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是“整条街的智商都被你拉低了”,当时还在群里热烈讨论过,看样子用到宋慧莲身上也最适合不过了。

所以说,高手想要找人过招还得与水平相当的人才会刺激。否则毫无悬念的胜出与落败,都不会让人值得期待。

zjy593(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