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西部角尾乡和西连镇沿海,面积约109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连片面积最大、种类集中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珊瑚礁自然资源。1999年,徐闻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自然保护区,加强该区珊瑚礁自然资源的保护;2002年经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提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经科研调查,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的珊瑚品种已鉴定辨认的有2目17科49种,尚待鉴别的有2种,其中不乏珍稀种类,有些品种甚至是国内首次发现。
据2001年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和2004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两次综合科学考察表明,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已发现腔肠动物门(Cnidaria)珊瑚虫纲(Anthozoa)共3目18科65种。
珊瑚生活在低纬度热带海洋浅水中,死亡的造礁石珊瑚骨骼与一些贝壳和石灰质藻类胶结在一起,形成大块具孔隙的钙质固体,它们像礁石一样坚固,因而被称为珊瑚礁。除中国的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珊瑚礁广泛发育外,在徐闻境内发现如此大面积的珊瑚礁群,国内实属少见。
珊瑚礁为热带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对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止海岸侵蚀起着极大的作用,珊瑚广泛应用于古地质地貌、古地理和古气候研究。珊瑚可研制成各种药物,用于骨骼修复、制成抗紫外线遮光剂、治疗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抗癌药物、人造骨等等。目前发现保护区内分布的群体海葵,可提取比氰化物毒1万倍的药品用于治疗癌症,真可谓一克值万金。随着分离和鉴定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新技术的发展,对珊瑚的应用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珊瑚的研究价值将会进一步得到体现。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可称得上是一座潜在的药物资源宝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