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梦

家乡区县: 四川省威远县

一首《留恋苏州》的诗词,从年逾古稀农民黄世明口中娓娓道来,向我们倾诉了他对画画,梦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的痴痴追求。
黄世明今年71岁,家住威远县严陵镇双柏树村五组,自小家庭贫穷,兄弟姊妹多,只上了几年小学,考上农中,但因无钱交学费,也只能掇学回家务农。
黄世明的母亲勤劳善良,心灵手巧。除了平时参加田间繁重的体力劳作以外,夜晚在如豆的油灯下,还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的刺绣,为贫困家庭增添一点微薄收入。黄世明母亲刺绣的帐幔、枕头、手帕上的牡丹色彩艳丽;刺绣的鸳鸯恩恩爱爱,更是活能活现,让人爱不释手。母亲声名远播,十里八乡找她刺绣的大婶、姑娘,更是络绎不绝,在乡邻中很有口碑。
黄世明在母亲刺绣技艺不断熏陶下,对刺绣中花、鸟、山水图案所表现出来的精美艺术魅力,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了一种强烈想画画的冲动,但因为家穷,平常吃不饱、穿不暖,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父母那还有闲钱为他购置作画的颜料啊。但黄世明也不气馁,偷偷利用割牛草空余时间,就是用镰刀,也要在山上石头处刻个鸟儿;在平地上拾根木棍,也要画一朵牡丹。画完以后,他兴奋地学着山上树林中的鸟叫,蹦来跳去,高兴的手舞足蹈。就连教他读书的私塾老师,也常常夸这孩子天资聪颖,一学就会,今后好生培养必成大器。
1963年,黄世明光荣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四川彭县成都工兵团服役。黄世明勤快、肯干,又能写会画,部队让他当连队助理文书,负责部队板报绘画、书写等宣传工作。在一次参加国防工程隧道施工中,左脚不慎受伤骨折,医治好后光荣复员回到家乡。
回到家乡后,先后担任过生产队会计,村里的编外文书,专门负责绘制宣传壁画、书写宣传标语,起草文书公文,带动广大社员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劳动,为国家多打粮食多交公粮做贡献。但因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身材矮小,虽有一己之长,也无用武之地,终与机遇无缘。就这样,黄世明在农村务农,一呆就是60多年。
黄世明的老伴李玉琴深情地说:“他一生别的什么爱好也没有,不打牌、不喝酒、不喝茶,就是喜欢钓鱼,喜欢画画,画画成了他的命根子!”
女儿、女婿在苏州开办了工厂,儿子和儿媳也在苏州上班,让他和李婆婆到苏州去一起生活。可他去了两次之后,实在呆不住,硬是要回到家乡。他说:“回到家乡,看到熟悉的山山水水,听到山上的鸟儿叫,见到小河边垂钓的老友,自己就心情舒畅,就有一种画画的冲动,对画画的痴爱就像喝酒一样有‘瘾’!”
如今儿子为黄世明在老家盖起了小洋楼,大大的院子,栽上了各种五颜六色的花草,装上了不锈钢大门、铝合金门窗,漂漂亮亮的,就像乡间小别墅。黄世明还特地收拾了三楼一间小屋,专门用来作他的画室。里面一捆捆、一张张,到处摆放着历年他所写的字、所作的画,花、鸟、虫、鱼、山水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想不到一个小小乡村,竟然还有这样一位技艺精湛的农民画家,藏在乡间居然人未识。
现在黄世明衣、食、住、行都不错,生活也不愁了,应该高高兴兴安度晚年了吧。可他却摇摇头,时常叹气。我问他为什么?他满脸的肃穆,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说:“我现在人老了,可我的还有一个心愿未了,死也放不下!”
到底黄世明有什么心愿呢?原来他说自己痴爱了一辈子、画了一辈子的画,就是想参加书画家协会,当一个真正的画家,办一次书画展览,这就是他的心愿,他最大的梦想!
相信这个心愿、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我们衷心祝愿黄世明老人梦想成真!

liuyang(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