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兖州兴隆塔

家乡区县: 济宁市兖州区

兴隆塔,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城内东北隅今博物馆院内,因该地原有古刹兴隆寺而得名,寺久已毁圯而塔岿然独存。塔高54米,十三层,为八角楼阁式砖塔。沿着塔内梯级可以攀登到第七层的平台上,抚石栏远眺,兖州城风物尽收眼底。兴隆塔之始建在隋代开皇(589--600)年间,此后各代都曾有过修葺,现塔内尚有北宋及清代重修的碑记数块。塔的造型端庄挺拔,直插云天,下部厚重,七层以上骤然缩小,如一小塔置于大塔之上,这种形式为国内所仅见。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时每年正月十六此处有庙会。文人骚客,商贾云集,多登塔揽胜,题诗赋文。明代宗藩朱当沔《登兴隆塔》诗云:“屼峍高临斗,峥嵘直倚天。铃声闻十里,鹤迹阅千年。舍利前朝化,心灯午夜然。我来登绝顶,举手挹云烟。”更有前人“高入白云,影落灵光;翠色独凝洙水,风声遥应岱峰”之语,“峥嵘塔与白云齐之感喟。俗传夏至日太阳初升,城西三十里的嵫阳山奎星楼其影绰绰可现,霞光蔚成兖州八景之一的“兴隆塔影”。宝塔倩影,山色流金,牧童笛声,古庙松柏,仙人踏歌,灵光生辉,相映成趣,实为齐鲁一大景观。唐、宋、明、清历朝修葺,解放后修缮一新,供人游览赏景。登临其上,怀古察今,意融融,乐陶陶,令人心旷神怡,领略着古城文明神韵和现代化都市风光。

沿塔中梯级可以登至七层平台,这里多少年来都是兖州城的制高点,抚栏远眺,一派苍茫,有人说能看到曲阜的大成殿,这在古代也许不是夸张之辞。明万历元年府志记此塔“隋开皇间建,高十三层,中虚,可登顶颠,有尉迟公修建年月。”清仲宏道诗中有“碧苔渐蚀开皇字”句,与府志所记正合。但《滋阳县志》却记此塔建于仁寿二年(602年)。张驭寰先生的文章(载《故宫博物馆院刊》)亦认为此塔建于仁寿二年,是当时全国第二批建的五十三座之一。张先生大概是未见上述记载,而是根据史籍记载的仁寿元年隋文帝曾令内史豫章王暕宣谕《隋国立舍利塔诏》一事的推测。还有,《续高僧传》也记有兖州僧法性于仁寿初年诏送佛舍利于兖州普乐寺。普乐寺即后来的兴隆寺。当然,当时所建之塔多为木结构,极易损坏,其后多有重建和修葺。但既考其始建,还是应以所记最早的确切文献为根据。文献中记兴隆塔的修葺,有《寰宇访碑录》中的唐玄宗年间的《僧九定造像记》一石,上有修塔工匠的名字,如“大匠赵守忠,造浮屠匠苏则。”此石及府志所记开皇刻石都已不存,现在塔上最早的刻石是北宋嘉祐八年(1063)三月的一件题名。如“社人张元妻郭氏计家二十口”等。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来兖州测绘此塔,在《中国建筑史》上著录云:“山东滋阳县兴隆寺塔,形制颇为奇特。塔平面八角形,高十三级,全塔简洁无赘饰,各层但叠涩出短檐而已。其塔身逐层递减,但最上六层则骤然缩减,如以另一小塔置于未完塔上者,盖建至第七层而建筑费告罄,故将上六层缩小欤?塔之建造年代为宋嘉祐八年。”按梁先生断为建于嘉祐八年,明显是根据塔上题名。又,罗哲文著《中国古塔》,亦著录有此塔,云“按现有实物推断,塔应是宋代遗物”。

盛锴(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