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寮嵌瓷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南区

汕头市潮南区大寮嵌瓷属于民间手工技艺。早在清代,潮阳溪头工艺大师吴丹成的嵌瓷工艺便驰名潮汕。1906年,大寮民间艺人许石泉拜“嵌瓷祖师”吴丹为师,学习继承嵌瓷艺术并发扬光大,不断创新,并把技艺传给子孙及族人,世代相传。据《潮阳县志》记载:“成田大寮乡许石泉一家世代从事嵌瓷工艺,被誉为“嵌瓷世家”。其弟子许石泉发扬光大,在香港及潮汕祠堂庙宇、别墅民居装饰的嵌瓷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因其工艺精细、栩栩如生称誉于世,其后许梅林、许梅洲、孙志坚、志华得其真传,国家文化部曾为此嵌瓷世家拍摄纪录片。

几经发展变化,其中最为出名的数其次子许梅洲的嵌瓷艺术,一提到成田大寮乡的许梅洲人们便会联想起潮汕传统工艺“嵌瓷”。他的嵌瓷作品不但五彩缤纷、富丽堂皇、形象生动,而且经得起风吹雨淋、久不褪色。1970年创作的嵌瓷作品《郑成功》为北京博物馆收藏,1988年广东电视台专程到大寮乡对嵌瓷的制作艺术进行采访报道。

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发后,大寮的嵌瓷艺人走遍潮汕各地,还到过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献艺。许梅洲的儿子许汉根、许汉亮及孙子许少鹏应邀到新加坡的“双林寺”、香港的“慈云阁”嵌瓷作画,他们制作的“双龙戏珠”、“四大天王”、“八仙过海”、“观音出世、“蛟龙戏水”、“二十四孝”等大型作品,所塑人物、动物神态逼真、栩栩如生。他们精湛的嵌瓷技艺,深受国内外许多人士的赞誉。

近年来,新加坡《综合新闻联合晚报》、汕头市《汕头都市报》等对大寮嵌瓷进行现场采访,全程介绍大寮的嵌瓷艺术。2007年汕头电视台新闻部在春节期间也对大寮嵌瓷进行了采访报道。

大寮嵌瓷第四代嵌瓷艺人许少鹏、许少雄在继承其先辈的传统工艺的同时,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并带徒授艺,希望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嵌瓷,运用了釉彩瓷片粘嵌装饰物象的手工艺,以绘画和雕刻为基础,又称“聚饶”、“粘饶”和“扣饶”,是世界上别具一格的的建筑装饰工艺之一,潮汕民间三大瑰宝之一,创立于明代,而汕头市潮南区大寮嵌瓷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潮汕地区颇具有特色的民间建筑装饰工艺。潮南区大寮嵌瓷不但是建筑物不可缺的装饰形式,而且还发扬光大,制作成工艺产品参加展览,家居庭设。

潮南区大寮嵌瓷工艺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形成了平贴、浮雕、立体圆雕(俗称“圆身”)等多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其中,平面或浮雕工艺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趁灰泥未干时直接组拼粘贴即可;但如果是立体嵌瓷,就要用铁线扎好骨架,然后先用筋灰塑成雏形,再在其表面嵌贴瓷片,人物的面部则仍保留灰塑粉彩的工艺。

而且大寮嵌瓷其制作工艺也越来越讲究精细,以造型绘画为基础,选用专门烧制的各种釉彩光泽的陶瓷片,剪取敲制,运用泥灰浆要拌进红糖和浸烂的草纸,要调匀得细腻而没颗粒,用它来镶嵌、粘接、堆砌而成各种人物、花鸟虫鱼走兽、山水等半浮雕或立体圆锥效果的特种手工艺装饰品。

嵌瓷作品题材广泛,多以表现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和花鸟虫鱼人物故事等为主要内容,工匠还根据主人喜好,自己匠心独运制作出各种飞禽、走兽、鱼类、花卉、人物、戏出等人们喜闻乐见、寓意富贵吉祥的题材。其题材有着群众广泛流传的民间题材,如《观音出世》、《扬香打虎救父》、《白蛇传》等,有人民群众熟悉的戏曲和小说故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三打白骨精、刘备招亲等,有为群众所歌颂的历史人物题材,如郑成功、杨家将、昭君出使等。装饰于檐下墙壁的嵌瓷则多为花卉、鸟兽、鱼虾、昆虫;照壁上的嵌瓷,最常见是麒麟、狮、象、仙鹤、梅花鹿。室内装饰品,如挂屏和立体件,则注重精工细作,填色描金,有的还用玻璃珠、胶片点缀,光彩夺目。

一件完整嵌瓷作品的完成,由以下几道工序完成:

一、初稿造型,用毛笔运用国画的手法,把嵌上的作品进行描绘;

二、根据画稿进行定形,根据作品的大小,采用粗细不等的钢筋钳成骨架;

三、用灰匙把水泥或灰塑上作坯模,在根据图纸所绘动物、人物、花草的不同色彩,用铁锹把从潮州枫溪购来的各种彩色瓷碗、瓷盘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大小的瓷片;

四、铁钳子把各种大小、色泽不同的瓷片铅上美化,遂成五彩缤纷、富丽堂皇、形象生动,而且经得起风吹雨淋、久不褪色、坚固不败的艺术品,因而大寮嵌瓷多为民居、宇等的装饰。

大寮嵌瓷能对祠堂、庙宇、民居等大型建筑物起到装饰的作用,同时对研究潮汕古建筑和嵌瓷文化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建设和谐社会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寮嵌瓷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保护和弘扬汕头市潮南区大寮嵌瓷艺术,以保证该项目能得到更好的保存、传承和发展,潮南区有关部门已制定各项保护措施:

1、进一步全面深入地开展普查工作,建立完整的档案。用录音、录象、数字化多媒体手段等,对嵌瓷技艺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作妥善的保存,利用广播、电视等对嵌瓷技艺进行广泛的宣传,以充分肯定嵌瓷艺术的价值和促进嵌瓷技艺的创造。

2、制定传承人的保护机制,从生活、保健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性的补助,改善传承人待遇,把对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放在第一位,注重对承人的培养,鼓励授徒习艺,以促进嵌瓷技艺的保护继承;

3、加强对嵌瓷艺术的理论研究,深入地对嵌瓷艺术的历史沿革、艺术特点进行挖掘和考证,成立嵌瓷的理论研究中心,不断提高嵌瓷艺术的水平;

4、将嵌瓷艺术作为乡土教材引进学校第二课堂,在学校设立培训基地,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学习嵌瓷技艺。

颜创伟(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