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古来有春季放风筝的风俗,1984年当地政府发扬这一优秀民间文化传统,倡导举行国际风筝会,当年就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新加坡、日本、原联邦德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个风筝团、队、100多名放飞员前来赴会。首届风筝会于1984年4月1日在潍坊市体育场举行,潍坊市风筝协会主席邹立桂和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戴卫.杰克列,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词,12,000名风筝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当天下午,各风筝团、队进行放飞表演,近10万观众到场观看。会后,国外近百家新闻机构、国内45家新闻单位对这届风筝会作了报道。原来在国内外知名度不算太高的潍坊市,随着风筝会的举行,一下子名满天下。从此,每年4月初都在潍坊市举行一届国际风筝会,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因为有这样一个风筝会,潍坊市当之无愧地成了世界风筝之都。
世界上一致公认,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
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 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官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象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到了宋代,出现了“神火乌鸦”,就是利用风筝装上火药,投放到敌营上空,以达到军事上的目的。
难怪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有一块说明牌上也醒目地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