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家乡区县: 浙江省乐清市

龙泉青瓷,产自丽水,外形清丽、造型优美,是中国汉族传统制瓷珍品,南北朝时期,浙江龙泉人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制造青瓷。自宋代起就远销亚、非、欧三大洲和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龙泉也因此闻名中外。靖舍龙泉青瓷现阶段的杰出代表早在南宋时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颠峰,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龙泉市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500多处,龙泉市境内有360多处,史称龙泉窑。龙泉青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结晶,龙泉青瓷为中国的陶瓷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当代发展
      一九五七年,按照周恩来总理“要恢复青瓷生产”的指示,浙江省由八位专家组成仿古小组,在第二年春天点燃了恢复龙泉青瓷的第一炉窑。
经过五十年的恢复发展,龙泉青瓷在今天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繁荣期,不但艺术瓷在国内外打响了品牌,而且日用瓷也在当今绿色环保潮流中有了更大的市场,包装用瓷和工业瓷也在加大开发力度。
时下,在龙泉已经有一百三十多家青瓷企业,年产值达二亿多元人民币,从业人员三千多人,还涌现出了一些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如徐朝兴、毛正聪、夏候文,和像卢伟孙这样的一批勇于开拓创新的年轻工艺美术师。


现代的龙泉青瓷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末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在工艺美术设计装饰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珑”、“青瓷釉下彩”、“象形开片”、“文武开片”、“青白结合”、“哥弟窑结合”等。
“中兴龙泉青瓷,我们责无旁贷”。在周恩来总理批示恢复青瓷生产五十周年之际,中共龙泉市委书记赵建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赵建林表示,龙泉青瓷发展有三个目标:一是其艺术水准要创历史新高;二是提高龙泉青瓷产业化程度,日用瓷、包装瓷、工业瓷百花齐放,成为浙江省青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争取成为国家级的青瓷生产基地;三是努力使龙泉的瓷文化和青瓷精品走向世界,并把青瓷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使龙泉青瓷成为龙泉、浙江乃至中国对外开放的一张金名片。”
传承与创新,这是所有从事龙泉青瓷生产的人们的共同责任。对于龙泉青瓷来说,毫无疑问现阶段传承重于创新。这主要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其艺术成就值得后人传承,南宋龙泉青瓷是青瓷之顶峰,其艺术成就后人无法望其背项。二是需要后人传承,因为龙泉青瓷恢复生产不过五十年,烧制技艺等很多方面远未达到南宋的高度。三是外来因素的影响,需要龙泉青瓷做好传承,还龙泉青瓷本来之面目,正本清源,告诉世人什么才是真正的龙泉青瓷,继而重新赢得龙泉青瓷昔日辉煌与荣耀。
龙泉青瓷经历了国营瓷厂时期的积累,以及瓷厂改制之后的市场自由发展时期,龙泉青瓷呈现表面上空前的繁荣。时下龙泉青瓷,由于近些年景德镇技术工人、德化白泥、高温色料、青瓷浮雕技艺等的大量涌入,使得传统龙泉瓷在形式有了很大变化的同时,也使得龙泉青瓷偏离其核心价值,世人已经搞不清何谓地道龙泉瓷。因此在当下,把握好龙泉青瓷温润如玉的釉色和龙泉青瓷高贵典雅的气质,做好龙泉青瓷的传承,即告诉世人什么是真正的龙泉瓷,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
龙泉青瓷的传承和创新必须把握好两点:一是牢牢把握龙泉青瓷的灵魂:不仅仅是指龙泉青瓷温润如玉的釉色,更是其典雅高贵的气质。二是在器形上创新它。这就必须从南宋着手,因为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其瓷器风格是精致有余而大气不足(但南宋的可贵之处是给人们以思想的自由,所以南宋创造了中国文化之高峰)。因而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的文化元素,如黄河彩窑、商周青铜器、汉罐等等古朴大气的风格,当然也应该揉入制作者一些自身的性格因素。传承和创新必须是相辅的,这里必须搞清几个问题,传承不等同模
仿,如一味模仿,即使做到和南宋一样的高度,也在南宋之下。因为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发展规律是不同的:科技的发展是线性上升的,后人总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比如汽车、电脑等等,一代代不断改进。而文化艺术是点状的,类似于山峰,如商周青铜器、唐诗、宋词,它自成一个顶峰,后人无法超越它。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性,所以不能一味模仿,就算你模仿的与南宋青瓷不相伯仲,也是在它之下,因为,艺术领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天下没有第二个齐白石,没有第二个毕加索。
特色瓷窑


龙泉青瓷传统上分“哥窑”与“弟窑”。哥、弟窑之说来自明人记载:“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已无可考。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此类产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因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纹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朴实、古
色古香的审美情趣。另一类胎白釉青,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最,豆青次之,即所指的弟窑,被誉为民窑之巨擘。青翠的釉色,配以橙红底足或露胎图形,产生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南宋中晚期起,尤其是在元代,运用露胎的作品大量出现,人物塑像的脸、手、足等,盘类器物内底的云、龙、花卉等,装饰独具神韵。

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哥窑”青瓷以瑰丽、古仆的纹片为装饰手段,如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膳血纹、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层饱满、莹洁,素有“紫口铁足”之称,与釉面纹片相映,更显古仆、典雅,湛称瓷中珍品。现代的龙泉青瓷忠实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未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
世界荣誉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龙泉市的徐朝兴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从111项申报项目中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76个项目,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榜上有名,是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
国际评价
浙江龙泉的青瓷是中国瓷品中的一块瑰宝,史称中国五大名窑的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中的哥窑,指的就是龙泉的青瓷。
龙泉青瓷史上几经兴衰。一九五七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批示恢复青瓷生产。五十年来,龙泉青瓷又开始声名鹊起,重铸昔日辉煌。
龙泉在西晋时便开始有烧制青瓷的瓷窑,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形
成了著名的龙泉窑系,为宋代中国最大的瓷业中心,前后辉煌了数百年。据史料记载,在宋元时代,“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只来往如织。”
龙泉青瓷有哥窑和弟窑之分。哥窑特点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布满裂纹,呈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特征。由于窑温不易控制,优等青瓷极难得,往往成为帝王将相专用;弟窑的特点是白胎厚釉,外形光洁不开片。弟窑瓷品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赏之让人心情畅然。在宋、元时,出口到外国的龙泉青瓷大多是弟窑所产。
龙泉窑在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颠峰。
龙泉青瓷曾经扬名海内外,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法国巴黎有一家以收藏瓷器闻名于世的博物馆,在它收藏的几乎涉及中国瓷器史整个体系的一万二千多件瓷器中,就有许多是龙泉青瓷。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馆,只要收藏瓷器,几乎都会有龙泉青瓷。
一九七六年,韩国新安地区道德岛海域发现了一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龙泉窑瓷器达九千余件。从这些瓷器可以看出,龙泉青瓷在当时中国瓷器的对外输出中占首要地位。
龙泉青瓷到明代中期以后逐渐衰弱。到上世纪初,龙泉青瓷窑火几乎完全熄灭,大窑群落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成了一片荒丘,只留下遍地的碎瓷片。
龙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而被誉为瓷苑的一颗明珠,受到世界各国青瓷爱好者喜爱。龙泉窑瓷在北宋时就开始对外输出至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南宋中期外销
瓷进一些步增加。元代随着贸易的发达,龙泉瓷作为主要产品之一,通过宁波、温州、丽水等港口大量销往印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数十个国家。明代龙泉青瓷传入欧洲,倍受青睐,身价不菲。多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古代龙泉青瓷,世界众多博物馆都收藏有龙泉青瓷,并被视为珍品,龙泉青瓷在世界各地享有很高的声誉。龙泉牌青瓷获中国国家部优产品奖,先后有200多件精品,均获得国家级新产品“金龙奖”。珍品哥窑61公分迎宾盘、52公分挂盘被誉为当代国宝。七寸精嵌“哥窑”艺术挂盘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礼品,哥窑紫光盘、紫光瓶等51件珍品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送展30多个国际博览会、为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提供礼品。且被国际各大博物馆收藏。
传承与创新,在龙泉青瓷制作者之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及而身体力行者,是所谓的知行合一、龙泉青瓷界王阳明派。其代表人物为曾轶星、王志伟。他们把自身的学识运用于龙泉青瓷制作这一古老的技艺,使得南宋龙泉青瓷之神采在他们手中重现。
在我看来,龙泉青瓷是古老的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枝艺苑奇葩,它将再度重放光彩,为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锦上添花。

关于我: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05754501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49359395.html
能力秀http://www.wm23.cn/wanjiajia

佳佳佳(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