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粽子,奶奶的味道

家乡区县: 惠州市惠城区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物,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2010年12月,江西德安县宋代古墓出土了两个实物粽子,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筒棕”,南朝梁开始还出现药食合一的粽子,直到现在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这种风俗也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在我们广东,一般到了端午节很多人家都会着手准备裹粽子的。这时候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了,因为这意味着在过不久就可以吃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去菜地摘香蕉树的叶子。

我们家粽子的做法是:将摘回来的大片的香蕉树大叶子割成长条形尺寸合适的小叶子,然后将糯米洗好,放在盆子待用,粽子馅辅以虾仁、香菇、五花肉、蛋黄、麋豆等材料清炒而成。当糯米和各种馅料混合在一起时,我都已经看的心头痒痒的,特别想吃了。包粽子的时候呢,要把叶子弄成漏斗状,先放一勺糯米,然后放一些馅,在舀一勺糯米盖住馅料,然后就可以给粽子包严,绑上绳子,一个香喷喷,啊不,是一个棱角分明的大粽子就算包好拉!剩下的就是把它蒸熟的问题了!

每个粽子都有它不同的味道,我最喜欢的是奶奶的味道,这么多年来吃着她做的粽子长大的我,以后我的人生里也希望一直都有奶奶的味道。

 

pink(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