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历史,源远流长。
地质形成:据《江苏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资料载:早在震旦纪晚期至中、下三迭世时期,东台地区地质即以海相碳酸盐和碎屑岸为主形成了地台型地层,在印支——燕山褶皱基础上形成了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即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东台大地构造在印支——燕山运动中。在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基础上发育了大型的白垩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东台坳陷位于盆地最南部,即北纬30030'-33010'之间,坳陷内箕状凹陷分布极为明显,油气资源良好。1970年代先后在境内溱东镇、安丰镇打出14口油井,有11口井正常出油,年产原油1.6万余吨(油井图片)。
成陆时代:远在新石器时代,长江和淮河东流入海所夹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长江北岸沙咀(原东台县境南芗乡的青墩沙岗子,今属海安县)和淮河南岸沙咀(原射阳湖畔的南缘),不断向南延伸。由于季风影响和海潮的壅阻,堆起了由南向北的沙岗,成为古海岸,海湾被封闭成为泻湖,泻湖因有长江、淮河的泥河大量沉积,逐渐形成较为平坦的陆地。
新石器时代: 59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原东台县境南芗乡的沙岗青墩遗址,4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证明了东台西南部地区那时就有先民们生存,从1973年青墩遗址和1995年开庄遗址发掘的石器、玉器、骨镞等,根据同一地层上的碳化物进行碳14测定,分别距今已有5900年左右和4500-4700年,通过出土器物之间对比,相当于江南地区菘泽文化晚期到良渚文化中期,先民们以母系氏族制的生产发展为特有标志,处于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驯养阶段,也就是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的发现,当时人们已经能把野生的粟子、稻子等植物培植成为人工种植的旱谷和水稻,如在苏北地区的青莲岗文化遗址中,还保留着已经炭化的小米。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粮,把野生动物驯养为家畜,主要饲养狗、猪、羊、牛等家畜。从发现的狗头骨来看,它的特点是介于狼与狗之间,说明东台当时是把野生的狼驯养成家畜的狗。
远古时期:唐虞、夏商时期,东台是九州之捉的古扬州的属境,《书.禹贡》 周秦时期,周武王灭商封臣子周章于吴,东台属吴国。《史记》 春秋时越灭吴,属越国。《通典》 战国时楚并吞越,尽取吴地,属楚国, 秦始皇灭楚国,统一全国,置三十六郡,东台隶东海郡《汉书.地理志稽疑》,楚汉之际,东台属东楚东阳郡,
西汉时期:高祖元年(前206年),东台属监淮郡,隶徐州刺史部,五年(前202年),刘邦平楚,次年封刘贾为荆王,东台为荆国东阳郡广陵县地。六年东台属东阳郡,十二年(前195年)刘濞为吴王,称吴国,建都广陵。东台属吴,汉武帝时,(前140-87年)东台西溪设镇,并建承福寺《晏溪志》。
东部平原:3000年前的开始形成的一条东岗沙堤,北起赣榆的花口、大沙、经灌云、灌南、建湖上岗、盐城、东台西溪、梁垛、安丰、富安等地入海安境,这条沙堤约在2000多年前露出海面,为古海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