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重点博物馆,主体建筑的前身是1968年建成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邯郸展览馆”,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0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获得国家二级博物馆资格。邯郸市博物馆坐落在市区中心中华大街中段,与“赵武灵王丛台”相望,气势雄伟壮观。博物馆中央大厅设有“磁山之光”、“胡服骑射”、“建安风骨”三幅锻铜壁画,面积达210平方米。这三幅锻铜壁画为目前国内室内锻铜壁画之最。 市博物馆分为两部分,一是历史部分,是按历史年代进行排列的,入口处展示着出生在邯郸的历代名人。最里边的玻璃框内的陶俑,高为40厘米左右,作工精细,发掘于磁县茹茹公主墓,即报纸上登载的中国第二兵马俑。现分为两部分展出。另一部分在磁县博物馆内收藏。二是磁州窑出土的瓷器部分。
馆舍建筑总面积11000平方米,?布置有新时期早期的《磁山文化》、赵国两汉时期的《赵文化》、北朝至宋元时期的《中国磁州窑瓷器》、北朝时期的《茹茹公主墓》、唐宋时期的《邯郸古代石刻艺术》等五大基本陈列。其中《中国磁州窑瓷器》陈列曾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奖”;《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荣获“河北省首届十大陈列精品奖”。邯郸市博物馆位于市中心馆址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展厅使用面积5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上、中、下三层,高达26米。内设大小展厅15个,可举办各种类型陈列展览。馆前广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主馆建筑与广场上的苍松翠柏、花坛绿地、流水喷泉及象征邯郸腾飞的现代城市雕塑交相辉映,构起一道绚丽多彩的人文艺术景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