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已经是下午三点。走累了,倒下床就睡着了。一觉睡到六点。
晚上,我们打算到酒吧。在这之前,我们本来打算到“逃往乌托邦——摩西,把房梁抬高!”酒吧。光听着这名字已经��吸引人的了。
当时就觉得这名字有点意思,“乌托邦”当然众所周知,但是“摩西,把房梁抬高!”呢?不知道。写这篇游记时,上网一搜索,才知出处。原来此话出自于美国著名小说家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Nine Stories》)中的其中一篇,《抬高房梁,木匠们》(《Raise High the Roof-Beam, Carpenters》)。
这篇小说讲述了格拉斯家族七兄妹中在军队当兵的“我”,即老二巴蒂·布莱克二战期间请假回国参加大哥西摩的婚礼,西摩没有出席婚礼,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西摩没有出席自己的婚礼,婚礼便成了一出闹剧,“我”作为罪魁祸首的弟弟,被众人责怪的同时亦与众人一起回忆了西摩作为一个天才的成长经历。西摩作为一位光芒四射的天才童星,虽然逃婚了,但新娘的大部分亲友仍然对他热爱有加,他们是他的粉丝。西摩不仅有表演才华,智力也远超常人,他十五岁读大学,二十岁起在大学里任教。这样的人,似乎可以呼风唤雨,但西摩却是孤独而痛苦的,甚至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他为什么会这样,小说里没有写,只是用伴娘貌似随意话暗示了,伴娘说:“我情愿死,也不会让我的哪个孩子变成一个抛头露面的小表现狂。这会害了他们一辈子的。不说别的,出名本身就够糟了——随便问哪个心理医生吧。我是说你怎么还能有一个正常的童年之类的呢?”(注:以上这篇文字是从网上摘抄的,本人很多年前曾看过《九故事》,但是早已忘记所有内容了,或许以后会重读一遍的。)
但是奇怪的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叫“西摩” (Seymour), 酒吧门口的招牌却分明是:“摩西,把房梁抬高!”幸好有照片为证,否则我以为我记错了。不知是老板搞错了,还是有意为之?(若有意为之,那似乎是将“乌托邦”(托马斯。莫尔)、“摩西”( 公元前十三世纪的犹太人先知)和“把房梁抬高”(塞林格)三者合一了?表达什么?在我心中成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望知情者告之。
我看到不少人在门口拍照。“逃往乌托邦”酒吧好像是连锁经营,在凤凰古城里还有几家,也是“逃往乌托邦——XXX”这样的名字(具体记不清楚了)。
我们去到“逃往乌托邦——摩西,把房梁抬高!”酒吧时才八点,酒吧还未开始“进入状态”,没有一个客人,只有歌手在弹着吉他随意地唱歌,似乎在练习。要开始“进入状态”大概要在九点以后,还有一个小时。
我们坐下来,我感到很喜欢这酒吧的氛围,期待着之后表演和食品。但是意外发生了,我们一行人里的一位老师说很不喜欢这里的气氛,她说:“这里位置很窄,很不舒服,气氛太黑,很压抑。东西又比较贵。”我说:那怎么办?还有人说,现在那么早,可以再走走看看再说。
经过协商,我们还是离开了这酒吧。跟这家酒吧的缘分就这样结束了,我默默记下,下次再来。旅行就是这样,不是每样事情都如你所意地进行,正如生活其实也一样。我不会去抱怨,凤凰这里的每一样事情我都想去尝试,只是时间只有那么多,不可能全都尝试。凤凰肯定是我要再来的地方。
我们走出酒吧后,沿着江边的酒吧一条街走。边走边看。走到一座桥底下,桥底坐着很多人,其中有不少艺术家似的人拿着吉他在桥底下弹唱,吉他盒就放在脚底,随路人喜欢给些钱。也有不少男男女女就是坐在那里听,彷佛也能自得其乐。
但是五个人各有各的想法(这不是很好吗?),很久都拿不定主意,这间好,但是似乎又不够气氛,那间又太吵,这里太多人抽烟了……走了一个小时,大家还是找不到一个一致喜欢的。我心中倒是有些中意的,但还是喜欢“逃往乌托邦”较多。不过我们倒是阅“酒吧”无数了,对这里的酒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算是一种收获。
终于,找了一个不是很起眼,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江边小酒吧。大家一致同意进去。不知道为何这个酒吧会吸引我们进去?进到里边,感觉很山寨,没有空调,也没有辣妹,也没有束缚的椅子,但是可以看到江边的夜色。江水在酒吧下默默地流淌着,退潮了,还露出些水草出来。
台上是一位键盘手在自弹自唱,唱的是一些老歌,唱得也不怎么样。我们也不管了,问可以唱卡拉ok吗?歌手说要九点半后才可以。然后歌手就继续自顾自地唱歌了。
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过来问我们喝什么,我们点了酒,就玩起大话骰子。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忘记了酒吧的不尽人意,直到把酒都喝完才结束。到了九点半,我就开始唱歌了。我一向不怕上台表演,也很喜欢唱歌。于是就在大家(包括很多陌生人)面前演唱了一首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还有张洪量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歌曲是随意选的,很多歌我都喜欢唱。其实越多陌生人的地方我越喜欢唱,反正当我喜欢一件事情,认认真真地去做好,便已经是最美好的了。
歌也唱完了,酒也喝完了,我们便回去酒店了。其实我还想留得晚些,去去别的酒吧坐坐。但是算了,下次再来。
下次再来我一定自己住客栈,把喜欢的咖啡店和酒吧都去一遍,最好还和桥底下的艺术家们高歌一曲,或低吟浅唱。
第四天。这天早上纯粹是自由行,12点退房,三点开车走。早上,我们去了古镇的街道上,尝试了一下湖南的粉,据说有特色。我们找了一家试试,价钱颇为贵,十几块一个粉。我要了一个牛肉粉,觉得还是挺好吃的,只是配料不是很多。我比较喜欢配料多的东西。
总结一下凤凰古城的吃。城墙下的那家臭豆腐最好吃,黑、香脆、辣不辣由你;牛肉粉也不错,但有点儿意犹未尽;猪头肉很香,但是太碎,弄大块些好;姜糖几乎都很好吃,又香又脆,又不会太硬;血粑鸭在哪里吃的都一般,但总算是吃过,知道是什么回事儿——制作时将预先浸泡好的上等糯米装入碗里,宰杀鸭子时将鸭血溶入糯米浸泡均匀,等鸭血凝固了,再蒸熟,放冷后,将血粑切成一小块小块的方块,然后用菜油煎熟。待鸭肉煮九分熟时,再将血粑放入鸭肉里烹煮,并掺合一定的香料物品,成金黄色即可;隔年熏腊肉很好吃,尤其是跟菜一起炒,味道奇香——湖南的腊肉基本上都很好吃,以前在长沙也吃过。当然,还有很多凤凰的特色小食没有吃过,也只能留待以后再吃了。
我对特色小食有种特别的爱好,旅行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品尝各地的特色小食。当然,广州本地的小食我也是常常去发掘的,广州的小食是永远都发掘不完的,太多太多了。
吃完早餐,我回到酒店又睡了一觉,直睡到退房的时间。吃完午饭,到三点还有三个小时的时间,于是我们在酒店门口打麻将牌。
到了下午三点,起程回广州了。到了晚上才去到火车站,火车竟然晚点三个小时,直到差不多凌晨一点才能上火车。第二天,终于回到广州了。旅程结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