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莜面
坝上莜面是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河北菜。被誉为口外之宝中的第一宝。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莜麦,亦称“裸燕麦”,俗称“油麦”,是一年生草本作物。原产于中亚地区,最先引进欧洲大陆,尔后被我国引进,种植于西北、华北北部、内蒙古等地,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光绪二十八年颁布开垦蒙署令,流民迁入此地,莜麦从此在坝上落户。莜麦耐寒性强,非常适合坝上的冷凉气候。
莜面简介
莜麦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秸行秆和麸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B,是牲畜的上等饲料,还可用于造纸。莜麦面可食用或做饲料。蛋白质平均含量达15%,比白面高51%,比稻米高93%,比米高54%,比玉米高68%;脂肪含量居各种粮食之首,平均达8.5%,是面粉的4.5倍,是稻米的6倍;钙磷含量亦很高,每百克莜面含钙58毫克,比面粉多20毫克,比稻米多50毫克;含磷312毫克,比面粉多53毫克,比稻米多208毫克。
莜面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十分耐饿。口外广为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豆面饿断腰。”说的是人们吃了莜面,可以走四十里的路程,而吃了豆面只能走二十里路程。故这里的人们对莜面特别钟爱,奉为至宝。莜面窝窝、莜面鱼鱼成为张家口独特的风味食品。
莜面吃法
莜麦在坝上地区的种植相当普遍,因此莜面也就成为坝上地区人们的日常食物之一。主要食用方法有:蒸(窝子、芋子)、炒。 将莜面用温水和成(最好用坝上的水),揪成小面筋儿,用大拇指在小石板上搓成卷,放在笼屉上蒸熟。装盘后再浇上调好的卤汁即可。
莜面的制作方法
和面
和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开水活,一种是用凉水活。前几年,许多家都是用开水和面,现在用凉水和面也很好做,就是一大早起来把莜面用凉水浆上,放一上午,中午再做。这两种和面的方法,用水和莜面的比例基本上都是1:1,当然这和莜面本身的湿度有关系。面一般要浆的硬点,做出来不容易黏,更精到。
开做
莜面鱼:做法很简单,就是揪两小块面下来,在案板上用手搓,越搓越长,面鱼就变出来了!
推窝窝做法:揪一块面,放在刀背上(怕黏可以在刀背上稍微抹点油),然后用手掌给它推平,用手指头揪起来顺势一甩,就在指头上卷成窝窝了,然后把那么多窝窝立在一起,将莜面用温水和成(最好用坝上的水),放在笼屉上蒸熟。装盘后再浇上调好的卤汁即可。
莜面河捞:用压河捞的工具(河拉床)做法:这个就简单了,莜面揉成长圆的棒,塞在工具里,转上面的把手,莜面鱼就自动出来了。
蒸莜面
要点:锅里水开了才蒸莜面;莜面进锅后冒起汽来只蒸十分钟,千万别长了;最好是竹笼蒸,不锈钢的也可以;蒸好了出锅要晾晾,然后按它的纹理撕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