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了 师专面包始终价廉物美
如今,师专面包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它成了一代人心中美好的记忆。在师专面包的叫卖声中,他们已从当年那个指望外婆拿6毛钱买面包的小屁孩,长大成人。28年了,时间在更迭,人们对师专面包的特殊的记忆和情愫始终没变。
80年代,一块面包卖6毛钱。28年过去了,物价飞涨,师专面包依然物美价廉。
师专面包价廉物美
25岁的大学毕业生小刘,从小最高兴的就是,在放学路上听到“面包、面包,师专面包!”的声音,“这个时候,外婆就会花六毛钱给我买一个。”
28年过去了,师专面包的价格如何呢?小刘在上班的路上买了一个和当年一模一样的面包,“你猜多少钱?两块五!”
面包厂负责人说,师专面包除了根据原材料上涨对价格作出很小幅度的调整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我们的目的,是为学生和市民提供价廉物美的食品。”
从周一到周五,每逢早上,营盘校区那块十几平米的师专面包专营店,就人满为患,排队抢购的学生数不胜数。
和师专面包一起成长的,除了那一代大学生,还有面包厂里的工人。面包厂办公室负责人何俊才介绍:“厂里的一线职工们,几乎在面包厂至少都干了20年以上。”刚刚进厂时的中年,现已风烛残年;进厂时的青年,现在都年近半百了。
在面包厂工作了近30年的黄阿姨,常常用师专面包作为奖励儿子的礼物。面对这份每次都一样的奖品,黄阿姨的儿子却很满足。这个吃着母亲亲手做的师专面包长大的年轻人,已经高中快毕业了。
如果再回到17岁那年,还愿意做面包吗?黄阿姨疑惑地反问:“不做面包,做什么?”
2003年,四川轻化工学院与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到2011年,二级学院达16个,本科专业70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据2011年的统计,理工学院师生人数有近3万人。
尽管自贡地区目前已经拥有各种类型的糕点销售品牌数十家。但每天,在街头巷尾的人流中,你依然可以看到挑着担子的阿姨在沿街叫卖“面包、面包,师专面包!”
80后男生 创作歌曲《师专面包》
网络上,有一首以“师专面包”为名的歌曲。几经转折,由校方牵线找到了作者唐山。他,就是一位吃着师专面包长大的80后男生。
大约在师专面包厂成立之时,唐山的父母由于工作关系从山西来到了自贡。母亲进入师专教书,唐山一家就一直住在师专。让唐山与师专面包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于他来说,师专面包是他那个时候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也是陪伴他寒窗苦读的“朋友”。
2008年高考,他顺利的进入了成都的一所重点大学,专业是平面设计。他回忆:“刚上大学的时候,虽然学校的生活很精彩,但在第一次异地求学的日子里,也难掩思念父母,思念家乡的情感。”在一个夕阳斜下的黄昏,他便写下了这首《师专面包》。
后来,这首歌在朋友,朋友的朋友口中逐渐传唱开来。
一次在与朋友聚会上,朋友介绍他时,没有先讲他的名字,而是首先说:他就是唱《师专面包》的那个人。每次朋友这样介绍他,唐山都很不好意思。在记者询问他:会不会因为这首歌的缘故,在寻觅女伴的过程中,为他加过不少分时。他嘴上否认,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得意。
网络上,唐山得意地用自贡方言唱到:
“师专面包/它是面包/它由面粉发酵粉和水组成/
师专面包/自贡面包/印有自贡制造具有自贡魂/
师专面包/它是面包/襄因又好吃自贡面包掌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