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凤仪镇

家乡区县: 云南省大理市

凤仪镇地处大理市南端,全镇南高北低,呈狭长型由南向北逐渐作扇形展开,止于洱海之滨。历史上,凤仪建制沿革变化很大,所属辖区历代多有伸缩。“凤仪”有确切记载的历史始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曾历经诏、郡、州、县、区、公社、镇等行政称谓。史称“赵州”、“赵县”,1913年改称凤仪县。1958年秋归并大理县,改为凤仪区。1983年建大理市,为市辖区,1987年改称凤仪镇,并沿革至今。镇政府位于凤鸣村兴凤路6号,电话区号0872,邮政编码671005。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省级文明小城镇”称号。
凤仪镇国土面积30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573公顷。辖14个村民委员会, 74个自然村,12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6.3万人,有白、汉、回、彝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50%以上,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为主要支柱的新型工业城镇。现辖区内有楚大高速公路、320国道、广大铁路、凤太公路、大凤公路穿境而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003年,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作出把大理市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了凤仪作为大理滇西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中以新型工业和仓储物流为主的大理市第三城区。
2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编辑

近年来,凤仪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凤仪开发为目标,努力构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和谐凤仪,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1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4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5%。辖区工业总产值完成80亿元,比上年增长22.88%。财政总收入完成19209万元,比上年增收4481万元,增长30.43%。农民人均纯收入8063元,比上年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亿元,比上年增长36.7%。
3三、今后发展思路
编辑

以2011年为开局的“十二五”时期,是凤仪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凤仪镇将按照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紧紧抓住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的关键,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做强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推进以“打造大理市第三城区和产业发展新高地”为核心的凤仪开发建设。力争到201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化率达40%。[1]

阿姞露娅(2015-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