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野菜香

家乡区县: 陕西省商州区

当人们已经不再稀罕大鱼大肉的时候,长在乡野的天然野菜就成为都市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因为生长环境不同,野菜远离闹市区,无公害无污染纯天然,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丰富。都市中人追求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品位,对野菜的嗜好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中医养生讲究药食同源,野菜的有效成分对现代富贵病具有特殊的疗效。一位医生朋友曾经告诉我,有一种叫做苣荬菜的野菜,具有清热解毒、温补和中、消炎抗腐的疗效,掺在玉米糊糊中食用,对慢性胃病患者很有帮助。一段时间,我胃不太舒服,照此食疗方子吃了几天,胃部不适有了很大改善,对野菜的药用价值便深信不疑。民间有“二月茵陈三月蒿”之说,意思是三月以前的茵陈既是食材又是草药,的确是这样。我不止一次吃过二月的茵陈,从野外采回来,经过多次清洗,搅在玉米糊糊里,那味道很是温和,有一股似有若无的甘甜味。几年前,一位同事患上了甲肝,主治的老中医建议他多吃茵陈蒿,他就泡茶喝、就饭吃,配合中药持续吃了几个月,肝病竟治好了。我越来越不敢小瞧那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代之以无比敬畏的心情。

最雅致的事情当属踏青挖野菜。春二三月,风和日丽,徒步前往,虽然劳累点,却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快乐。你尽可忘情地欣赏田园风光,耳畔清风流水,鸟鸣婉转,空气里到处充溢着馥郁的花香。村居间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乡村俚语不绝入耳,宛若世外桃源。那散落在野地上的婆婆丁、春韭菜、灰灰菜、莼菜、水芹菜,沐着清风,像一个个小精灵,招摇着小手,争先恐后地呼唤着“采我”“采我”,生怕被人疏忽了似的。“马兰不择地,丛生遍原麓”;“不美珍馐宴,忘情摘嫩椿”;“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古人诗句中描绘的正是荠菜、香椿芽、茵陈等。“夜雨剪春韭”,春夜微雨过后,新生的韭菜如绿色翡翠般,在阳光下晶莹欲滴,那种鲜嫩足以让你不忍心掐折。

农谚曰:“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诗表达对荠菜的独爱:“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大文豪苏东坡非常推崇荠菜:“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可鄙厌也。”白居易也喜欢荠菜:“时绕麦苗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陆游有《食荠诗》:“小着盐醯滋美味,微加姜桂发精神,风炉饮钵穷家话,妙绝何曾肯受人。”难怪文人墨客看中荠菜,它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药用价值也很大,自古被誉为“菜中甘草”。蕨菜也叫“吉祥菜”,单听其名就欲罢不能了,又怎能不受到人们的青睐?其根茎粗壮,新生叶拳卷,呈三叉状,柄叶鲜嫩,上披白色茸毛,陕南人称作商芝、拳芽菜,秦末“商山四皓”隐居商山时经常采食。《诗经》“陡彼南山,言采其薇”,此处的“薇”就是蕨菜。穿越时光隧道,我仿佛看到远古的人们结伴而行,衣袂翩翩、谈笑风生地在南山上采蕨的情形。温庭筠赞曰:“蜀山攒黛留晴雪,蓼笋蕨菜萦九折”;诗仙李白有诗:“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陆放翁对蕨菜钟爱有加,称其“箭笋蕨芽甜如蜜”,“笋蕨何防淡煮羹”,“墙阴春荠老,笋蕨正登盘”。商芝肉因此成了商洛的名菜。马齿苋因叶酷似马齿而得名,又名长寿菜,食之延年益寿。诗圣杜甫独爱之:“苦苣针如刺,马齿叶亦繁。青青佳蔬色,埋没在中园。”据说清乾隆帝也特别喜欢用马齿苋做成的菜饽饽。香椿芽,又名春头,算得上一道富有代表性的美味,香气醇厚,食之余韵悠悠。个别地方人们还给了它一个很诗意的名字“椿天”,掰香椿芽就是打“春天”,吃的是春天,谁不乐意?明代《救荒本草》说:“采嫩芽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农政全书》亦云:“其叶自发芽及嫩时,皆香甜,生熟盐腌皆可茹”。各地人们口味不同吃法不一,无论哪一种烹制,都是上好的美味佳肴。把“春天”吃进肚里,能不春风得意?

樱花树下(2014-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