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夜市那叫一个“火”。“华灯初上时,香味正诱人”,每当夜幕降临,大大小小的饮食夜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摊主的叫卖声、锅碗瓢勺的碰击声、顾客的欢笑声,此起彼伏,萦绕于耳,热闹非凡。夜市里有工余闲暇的开封人,有坐着“豫A”来的人,有山南海北来开封旅游的人,还有坐着飞机跨洋过海来的“老外”们。人们逍遥自在地徜徉其中,细细品尝香味四溢的各色小吃,那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置身于此,漫长的历史距离好像已不存在了……使人仿佛步入历史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在周朝已经有日落后售卖饮食的摊贩,但尚未形成有规模的饮食夜市。唐中叶以后,长安(今西安)曾经出现过夜市,但很快被“宣令禁断”的诏令禁止了,因为唐官府规定:城、坊、市门必须在日头一落就关闭,城市里普遍夜禁,连燃烛张灯也有限制,若有违犯,必受处罚。到了北宋,开封成为宋王朝的都城,经济发达,百业兴盛,打破了坊、市界限,处处店铺林立,从而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商业饮食市场20多处,就连皇宫的东华门外,也是一个“市景最盛”的饮食市场。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从此,饮食夜市不仅大量出现,而且非常繁荣。《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这是当时东京夜市的真实写照。
开封夜市
开封夜市
当时的东京已成为世界上史无前例的不夜城。夜市很多,有“店铺夜市不可细数”之说,著名夜市有:州桥夜市、马行街夜市、繁楼门前夜市以及朱雀门外街心市井夜市、潘楼酒店下夜市、土市子东大街夜市等。其中,州桥夜市跨御路、临汴河,位于东京城内的水陆要冲,加上壮观的州桥、巍峨的明月楼,这里风景如画,游人如织,文人骚客多于此对酒吟诗。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就曾留下“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不知京国喧,谓是江湖乡”的诗句。当时东京规模最大、最为繁荣的夜市还要数马行街夜市。马行街是皇宫禁军诸班直的所在地,京城士庶、公私荣干之人多出入其间,因而夜市即使是大风雪、阴雨天也通晓不绝,其灯火、油烟致使蚊蚋都难以驻足。宋人蔡条《铁围山丛谈》记载:“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之。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东京梦华录》中称赞“比州桥夜市又盛百倍”,其繁华热闹可想而知,以至于马行街上车马拥挤,不能驻足。由此看来,当年的东京夜市情景确实壮观。那时,就是四隅背巷,甚至雪宵雨夜,也是灯火闪耀,能够清楚地听到小贩合辙押韵、声声入耳的叫卖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