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需要避免哪些自身不易认知的不良习惯?

家乡区县: 北京东城区

这个答案是写给那些不懂保护自己的人看的,也包括我。

上面的多数答案都是教人怎么善待他人的,却鲜有提及如何善待自己保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
前天一个朋友闲聊时跟我说"朋友之间的一切交际往来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当然,这里的"利益"是广义上的,包括学到的经验、知识或者是心理上的愉悦。

在与人交往时不要总是"无私奉献",因为现实中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的人绝不在少数,伸手党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不幸的是,不懂拒绝别人,认为这次我帮了别人别人下次也会帮我的理想主义的"好好先生"也不在少数。
好吧,我曾经就是其一。

举个栗子吧:
前几天在外地的室友突然联系我,让我帮忙解决毕业论文文档格式上的某些问题,接着就把一堆文档一股脑发了过来。我尝试了几次后给他提供了几个解决方案,但他还是想把自己的事情推给我来完成。当然,我拒绝了。
可是换作以前的话,我十有八九还是会答应。

还有一类人就像菜市场上能言善辩的砍价大妈,他会一步一步试探你的底线,只要你继续隐忍,他就敢把下限拉低一尺。直到你爆发,他才会为你画一条线,然后在线外肆意妄为。

我一直不太擅长拒绝别人,哪怕是不合理的请求,宁愿自己承担损失也不愿让朋友吃亏。可是我渐渐发现有些人根本没把你当回事,直到需要你帮忙的时候才想到你。你自以为是的付出,连一句谢谢都不一定能换来,更别说报答。
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到怎样与人交往,却忽略了该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多关注自己的利益诉求,去找能和你互补能共同前进的人做朋友。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拿什么去爱别人呢?

——————————————————————————————————————

Update:把评论区的一些讨论摘出来分享一下
@者也 的比喻非常生动:朋友交往就好像是面包上的奶油,面包是友情,奶油是利益,没有奶油吧,面包有点没滋味平淡,奶油太多了吧,腻得慌!光吃奶油呢?恶心。你要不爱吃奶油吧,可以吃果酱。

提建议这种事得因人而异,这个问题下的多数答案都是很有见解的。我并不是说无私不好,只是有些人容易不分对象的付出。我只是想对这样的人说在下次别人求助的时候多考虑一下这个人是否值得你帮并多考虑自己的利益诉求。
人需要在无私和自私间掌握好一个平衡,而过度偏向后者的往往更多。
其他答案很多还是非常有价值的,能教会更多人如何为他人着想,毕竟面对的问题更加普遍。

杨星贤 :好好先生有一天突然不帮忙了,人们会觉得这人变坏了,而一个坏人偶尔做了件好事,仿佛他之前的恶可以一笔勾销了。
这确实不假,转变太快大家容易觉得你奇怪,需要慢慢来。在拒绝别人的时候可以说明理由,让人家觉得自己的要求不合理。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观念,并且不能让人家对你的帮助习以为常。
每天为懒床的室友带早餐,和偶尔带早餐并偶尔拜托别人做事(哪怕你不是很需要),感受下其中的区别吧:)

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良性可持续的相处模式,要互惠互利而不是单方面索取或付出。现在当我为一个朋友付出更多,人家要请我吃饭或以某种方式回报时我一般不会拒绝(即使我不需要),因为更重要的是维持好这种模式。

语言习惯
1.别人自嘲的时候不要附和!!

很多女生都喜欢说自己脸好大,腿好粗,谦虚的人都会自嘲才疏学浅,你听到的时候笑一笑就好了!说一句哪里哪里就够了!别和他一起揪着这个问题认真讨论!尤其是关系没有那么熟的人,“你的脸看起来确实不小啊哈哈哈真的好大啊哈哈哈”—— 一般女孩子绝对不会想和你聊下去了。
2.多以“你”开头,少用“我”开头的句子。

(图文并无关……)
我自己最反感的就是别人通篇全在说自己的成就,自己的社团,自己的旅行,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哪怕他确实言语生动经历有趣。
相反,在聊天时首先问问对方的情况,让对方主动分享要让人觉得友善得多。两个人一起打球,真正聪明的人并不会让对方做一直捡球的那个。
3.文明用语少说脏话。

这一条并不是对所有关系都适用,如果你们是死党闺蜜连体人,俩糙汉子一起边抠脚边爆粗都ok,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没人会喜欢一个粗鲁聒噪,词汇严重缺乏,说来说去感叹词全是生殖器官的家伙。想想以前在地铁上遇到的一群杀马特青年,从上车一直在说“哎哟我【哔——】,这【哔——】儿子又叫我做【哔——】事,他妈的我【哔——】【哔——】【哔——】”
对于这种人,我真是避之不及,连看一眼都觉得心塞。
4.低级的人嘲笑别人,高级的人才自嘲。

永远把自己摆在低位置是内心真正自信的人才做得到的事。以前学校开家长会我留下来帮忙布置教室时就发现,但凡是高谈阔论吹嘘自己孩子,贬低别人教育方法的,孩子都不可能在班级前十名,谦虚低调,微笑着倾听别人,偶尔说一说自己孩子情况的才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真正年级第一的,非常容易辨认,你只要找到一个一直说自己的孩子“笨得很”“接受能力差”“纸老虎一个没啥大能耐”“我不强逼他,随他开心就好”,但是表情非常自然随和,毫无一点阿谀奉承或自卑怯弱的神态,他的孩子绝对成绩优异自信独立,狂甩第二名几十分。

肢体语言
1.不要凑得太近!不要凑得太近!不要凑得太近!重要的话要说三遍。一见面就拉手勾肩挽胳膊的女生总是让我觉得瘆的慌,尤其夏天温度高时对方并不熟还贴那么近很让人反感。男孩子一!定!多!注!意!口!腔!卫!生!随身带着清口糖就很不错,很多人靠近说话时空气实在不太清新不太令人愉快,我真的好奇难道他们自己都不会察觉到吗 orz...【当然如果你是清爽干净颜值高的蓝孩纸那就别管这条了,离怪姐姐尽管更近一点好吗
(๑• . •๑)】
2.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在说话时有一些小动作,常见的就是理刘海,搓衣角,摸鼻子,咬指甲,翻白眼,甚至我还有同学会转圈!真的!就是一紧张就不自觉地在我面前转起圈!虽然对他这个人的人品性格是没什么影响,但是会让人觉得你不够大方得体,你可以录一段自己正常说话时的录像,然后观察一下会发现很多没注意到的小细节。比如我以前就发现我自己偶尔会很用力地眨眼睛,或者在想问题的时候不自觉地往左上角看,这样其实都不太美观自然。注意自己的姿态和气质也是交往的一个重点。

(图文依然无关……)

为人处世
这一条是我的长辈教给我的,其实是在多年和他们的相处中潜移默化学来的。那就是在行事时永远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把自己当做对方,想想怎样让人觉得最舒服。
比如递给别人剪刀时尖的一头对着自己,买饮料时拧开让对方先喝,点菜前先问清楚别人口味,很多人一起聊天时多照顾那个和大家最不熟的人,看到别人有了起争执的苗头就装装傻插科打诨换个话题搪塞过去,对宿管阿姨出租车司机还有服务员多说一句“谢谢你”总是没错的,拒绝别人的表白也别弄得人尽皆知双方都尴尬,不用拉黑,不用绝交,坦诚大方地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谢谢对方的爱慕才是真风度。征询女生意见时女孩子犹犹豫豫说的“随便”“还好”“也行”的意思就是不好!看到她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就快点换一个啊喂!

还有一点是我觉得最最最难的,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努力让自己学会的。在自己为别人做了牺牲做了奉献或是受了委屈的时候,忍耐住想要告诉对方的冲动和想要让对方自责愧疚的欲望,忍耐住就好。
比如你们约好了五点见面,对方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无奈迟到了一个小时,见到你时非常自责懊恼,不停道歉,尽管我满心委屈但还是会告诉他:没关系,我也迟到了半个小时,其实没有等太久,别自责啦我们快去看电影吧~ :)
有时朋友无意地做错了事,后果已经造成了,并且不可逆转。那就告诉他其实这样也有好的一面,而且自己还意外有了其他的收获呢,我知道这种想要让人心生愧疚然后对你沉重道歉的欲望有多强烈,但是只要她不是故意为之,只要错不在人,我都会尽量让她的愧疚感降到最低。没错,这样确实缩短了她道歉的时间,减少了她的的罪恶感,短浅地看起来似乎让自己很不爽很委屈。可是长远来看,负罪感是两个人关系开始出现隔阂的前兆。靠亏欠感和自责感撑起来的感情是让人痛苦的,《匆匆那年》里从陈寻对方茴开始产生了深深的负罪感我就知道他们没有办法在一起了。两个人都保持着轻松的心态,维持着对等的关系才能一直做朋友,做家人,做恋人,走得更长更远。

穿着打扮

这个部分我没太多能说的,Do no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但是我只说我观察到的一点心得。闺蜜,死党,恋人是否合拍在很多情况下跟两个人的长相关系并不是非常大,我身边经常能见到颜值差异很大的情侣或朋友,但是两个人的的衣着打扮风格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左边的女生是学院风的衬衫大衣格子裙,右边挽着的女生绝对不会是黑丝皮裤酒红色大卷发。想要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就先往哪个方面靠近,当然我的意思并不一定是开始购买一线大牌或是马上健身减肥学习化妆来刻意改变,人和人交往最重要是价值观念的契合,而我们普通人,不管想要和怎样的对手交锋,梳理好你的头发,整理好你的衣领袖口裤脚,整个人素净,得体,大方,就是对对方最好的尊敬。

wzm1231(2015-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