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府城隍庙碑文记载:广府城隍庙在三国时期就有了,不过庙宇小。到唐贞观年间,李世民游地狱还阳后,提倡盖寺庙,这时小庙才拓建成大庙了。那时庙内除供奉城隍爷外,还挂有廿四孝和十八层地狱图。
明朝洪武帝太祖即位,废郡为府后,在嘉靖二十一年修城时,也修建了城隍庙,并在庙内修了鬼城(丰都城)和十八层地狱泥像,规模比以前大多了。
清朝康熙年间,知府吴元甲从国库中拨白银五千两,并号召十县知县从每县的国库中拨白银三千两,共计三万五千两,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十多亩),西从郑家巷往东,东从半个街往西,南是大街路,北是高家巷,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庙内分四道院,建立山门、戏楼、东西厢房;十道阎罗殿、府城隍殿、地藏王菩萨殿,有十八层地狱、丰都城等阴冥设制,最后还有城隍睡宫殿。西偏院有道士宿舍、客房等多处建设。
乾隆年间知府武林翁,又重新彩画修补,做到应有尽有,雄伟壮观。因此,香火极盛。
民国初年,四十军进驻城里,把泥像全部拉倒,庙宇被毁,改建为学堂。
一九九八年,由西街群众集资重修起城隍大殿和十殿阎王走廊。虽说地方不大,占地仅为148平方米,耗资十万余元,但也十分壮观。按照冥制规程,已于 至 年城隍“出巡”三年(每年二次,春季清明节、秋季十月一日鬼节),九县的善男信女,来人很多,也参加这些活动,非常热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