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家乡区县: 咸阳市礼泉县

上古时,礼泉县叫寒门,传说为

 

礼泉城墙

黄帝升仙之处。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建县。夏属雍州,西周时(前11世纪—前771)名焦获,其地理位置在京畿之内,是周王朝京城北边的边防重地。

秦时叫谷口县(一作瓠口),西汉置谷口邑,属左冯翊管辖,后改为谷喙县,东汉并入池阳,南北朝时改称宁夷县。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因境内有泉,味甘如泉,且旁有醴泉宫,故更名为醴泉县。

唐初废,贞观十年(636)复置醴泉县。

明代(1368—1644),醴泉县在明初属乾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一月改属西安府。

清代,醴泉县归属彬县分区。

 

礼泉北城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后,1950年5月改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宝鸡专区,1956年10月改由省辖。1958年12月将醴泉县撤销,并入乾县。1961年9月复设醴泉县。

归属虽几经变更,但县名一直沿用。直到1964年9月,才改“醴”为“礼”,即为礼泉县。

1984年3月,改咸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为咸阳市,实行市管县,礼泉县仍属咸阳市管辖。

苟飞(2015-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