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经济开发区

家乡区县: 南通市崇川区

      崇川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1997年5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正式命名为江苏南通台商投资开发区。2005年经国家部委批准,更名为“江苏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自建区以来,开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迅猛发展。   

      1992年—1996年:披荆斩棘的起步阶段。伴随着世纪伟人南巡讲话在神州大地掀起的改革开放大潮,崇川区委、区政府为了迅速扩大区域经济规模,决定在区内设立开发区。1992年11月,市政府批准设立钟秀工业开发区。1993年4月,市政府批准设立崇川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扩大为狼山和钟秀两个片区。创业者们白手起家,踏上了这块尚是一片农田的处女地,跻身在租来的农舍里,编制第一份总体规划,打造第一条骨架道路,接待第一家投资客户,安置第一批拆迁农户。创业初期的思路是“借用狼山的风水,紧靠市开发区的大船,拉近与市区的距离,做足港口的文章”,早期进区的外轮代理等项目,为开发区铺开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财力支持,之后引进的东洋之花、南亚塑胶等重点项目,为开发区在1997年全国宏观调控形势下,获准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奠定了基础。

      1997年—2003年:自强不息的成长阶段。1997年5月,省级台商投资开发区的设立,南亚塑胶工厂的初步建成,为崇川开发区的两翼启动提供了契机。开发区两个片区的详细规划日趋成熟,与南通新区建设规划全面衔接。开发区内崇川路、紫琅路、曹公路等道路框架基本形成,与疏港路、外环东路等城市干道相互支撑。开发区兴建的海港新村、学田东苑等农民安置小区,开了新区建设集中安置拆迁户的先河。开发区兴建的标准厂房工业园区,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一期间引进的富士通微电子、南亚热电、英瑞集团等项目,使开发区的产业布局渐次清晰,产业链逐步完善,这一期间,开发区人还参与了狼山风景区的建设,紫琅南路、东大门、滨江公园等重点项目相继启动。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挥师东进,东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南通扩张城市规模的战线全面拉开。

      2004年—2009年:乘势而上的提升阶段。崇川区委、区政府决定整合崇川开发区和东城区建设的人力、土地资源,开发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天地。“新产业、新商圈、新生活”内涵注入东区一轴三中心的规划理念,东城区的商业气氛日渐浓厚。人民路、青年路东延、通富路等主干道路相继通车,大片豁然开朗的黄金腹地为开发建设提供了充裕的用武之地。钟秀变电所、观音山热电厂、观音山污水处理厂的兴建,标志着东区承载大项目进区的能力已经基本具备。德国麦德龙、深圳同洲电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进驻东区,着力推动了东区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促进了东区工业和商业的有机互动。这一时期,随着南通新区建设的步步深入,狼山片和钟秀片的区域形象也日益丰满,来宝集团并购宝港油脂,中牧集团开拓港口后沿的物流服务业,纺织控股引领现代纺织业,尚东国际兴建总部经济的发展平台,当年城郊结合带的偏僻乡村,已经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区。

      2010年……:继往开来的崭新阶段:崇川区委区政府着手推进崇川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赋予崇川开发区更大的自主权,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号角铮铮吹响,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轰然启动,一个集约型、创新型、生态型的城市新区和先进制作业、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将屹立于崇川大地。

寒yxj(2014-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