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涂文化习俗(续一)

家乡区县: 安徽省当涂县

      在渔猎方面,历代先民工技巧、精术端。先秦时期的堵截土著山越人“断发纹身”,“断发”即剪短头发,是为了便于潜水作业,避免水草纠缠;“纹身”则“以避蛇龙之害”。时至今日,当涂圩区的一些农家仍视“家蛇”为神,不敢轻易驱赶和伤害,这大约是原始先民图腾崇拜文化对历史的深远影响。随着人口的增多,靠潜水渔猎已不能适应生存的需要了。网类有纱网、麻网、丝网、包网、罾网、拖网、赶网、跳网、拦河网、虾爬网、捞兜网等十几种;铁器类有挂钩、滚钩、绷钩、桥钓、鳖鱼钓、黄鳝钓、鳖枪、鸟枪、鱼叉等;竹器类有花篮、裤篮、黄鳝笼、虾篓、虾笼、竹笱、竹筏、竹缆等;此外还驯养鹈鹕、猎狗。多种渔具按季节、场地、水位、水流、天气而定使用,可谓制作精致,使用巧妙。家家有渔具,人人会捕鱼。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羸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水乡丰富的物产、充足的食物来源使得该地饮食习俗重时令、尚新鲜、注精巧。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一稻二渔的水乡特征也极为明显。稻米为当涂人民的主食,除米饭、粥之外,一年四季还根据时令加工成年糕、欢团、炒米、元宵、乌米饭、乌米糕、粽子、腊八粥等。农闲时,农家还用糯米酿酒,制成酒酿,自享其乐。在副食品方面,当涂盛产鲜鱼,除青、草、鳙、鲢外,还有釜山螃蟹、石臼银鱼、长江鱼、鲥鱼、湖阳紫虾、沟湖河鳗,其它如鲤、鲫、鳜、鳊、鲈、鲦、鳟、龟、鳖、螺、蛤、蚌等,水产之丰,无所不备。在时令上,“三月鳜鱼,四月鱼,五月鲥鱼”、“冬鲫夏鲤,一年四季长沙鳊”,四季均有时令鱼上市。于是斯、长于斯的水乡人对吃鱼也颇讲究:在选项料上,民间流传“胖头(鳙鱼)头、鲢子拖、青鱼尾巴赛燕窝”;在加工烹饪方法上,有蒸、煮、炖、薰等,方法依鱼而定,如鳜鱼要醋、螃蟹要蒸、老鳖要炖、鲤鱼要薰、鳗鱼要晒等,此外,还有醉鱼、醉蟹等等。旧时,农家吃年饭,还有一俗,取一活鳖放于席上,以热水蒸之,若老鳖能翻身,则全家皆大欢喜,预示来年收成不菲;除夕年饭席上必须有鱼,以示“年年有余”;每至端午,当涂农家一般要吃“五红”,即虾子、黄鳝、红心咸鸭蛋、苋菜和雄黄酒。滨湖一带的居民还流传“湖水煮湖鱼”,即一年四季,烧鱼的锅不洗,据说,用此法烧鱼,味道更美。

大鼓在昆明(2015-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